1900像一个害怕未知事物的孩童,也像一个固执地坚守自己信念的老人。
他是个纯粹到没有一丝杂质的艺术家,也是个无欲无求的天才。
你可以说他懦弱,只敢在女孩睡着时变态一般地偷偷亲吻她的嘴唇,悬梯都走到一半了却又被一望无际的城市吓得返回。
也可以说他独特,高超的阅人技术让他即兴创作出无数独属于每个人的故事,整个生命和轮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未踏足陆地却晓得陆地上的故事,从未登陆任何国家但却懂得不同地区的口音,他的思想那么复杂却又那么单纯。
我也曾深深惋惜他始终没有踏上陆地,没有看看船外的世界,看看陆地上的风景,闻闻山野间的鲜花。他原本能用他高超的技艺闻名于世界,赚得盆满钵满,但却连唯一一张刻出来的唱片都要销毁。我以为他到最后一刻轮船被炸毁的时候会和Max一起下船,但他没有。
这其实是文学作品里主角的宿命。他不能下船,他必须死去。就像人鼠之间里的Lennie必须死去,了不起的盖茨比必须被枪杀,罗密欧与朱丽叶必须双双殉情。如果不这么做,他们泯然众人。
“若下船,他便是书上的一个成功故事;
若不下船,他便是所有人的一场梦。”
是Max的一场梦,是那个女孩的一场梦,是所有听过1900音乐的一场梦。
有时候存在于梦中比来到现实好得多。
1900说他从未exist,但他的nonexistence却比很多有名有钱的钢琴演奏家浪漫得多。
他的坚持和死亡能在观众心中激起感慨的浪花,而他的登陆和商业上的成功却只能让他的故事成为一个普通的故事。
这就是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不一样的地方,这就是fictional character的宿命和使命。
“It wasn't what I saw that stopped me, Max. It was what I didn't see. You understand that? What I didn't see. In all that sprawling city there was everything except an end.”
为什么不下船?
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
钢琴和船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现实中才有无限的内心世界。当现实无界的时候,内心反而会被束缚。
这听起来挺怪的,但确是真的。就像僧人需要清净的环境禅修,艺术家需要独处的时间进行创作;而当sensory overload,人反而什么都想不出来了。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本质上的瑕疵。
————————————————————
这个电影的镜头很美,要不是是投放在电视上看的,几次想把看到的场景截图保存下来,两个半小时有这样美的镜头语言相伴一点都不觉得长。
我特别喜欢电影前半部分Max初见1900时他们在风暴中关掉琴刹在空荡的大厅漂移着弹奏音乐,与大海搏斗,或者说共舞。不出意外这个场景将会是我心目中罗曼蒂克电影场景永远的top 1。音乐和自然的结合怎么就那么美。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甲板上满满的人对着近在咫尺的自由女神像还有他们触手可及的美国梦,兴奋地挥舞手臂,高声呼喊America。
20世纪初人们对于美国梦炙热的追逐和渴望我特别喜欢。而当想到roaring 20’s的结束并带来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世界大战,crush掉人们可怜的梦想,以及不管是继承来的还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财富,我总会感到一种颤动的感慨。
幸好1900逃过了一劫。他可能从来没有美国梦这样一个概念,但我觉得他实现了他的美国梦。他的一生都在做着他喜欢的事情,他永远follow his heart,fuck regulation fuck Jazz fuck everything。他避免了落入世俗的尘埃,potentially为了获得他人的评价而弹琴,避免了陆地上冰冷的高度工业化的社会让他无法单纯地感受音乐的温度和美。他和他的音乐呆到了最后一刻,和他的船,他的家,他从出生起就没离开过的巨大的摇篮一起离开了这个没有尽头,逐渐变得高效,却一点点失去人情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