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重映的机会又看了一遍我的人生电影,果然只有影院级的音响设备才配得上莫里康内在《海上钢琴师》中的配乐。同时也不得不感慨,虽然影院的设备越来越新颖,视听效果越来越好,但影片的质量却越来越低,好比走进了一家高档奢华的餐厅,有无微不至的服务和精美的餐具,结果到吃饭的时候端出来一盘答辩。当我们走进一家餐厅吃坏了肚子我们可以去投诉维权,那当我们看了一场烂片,污染了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是不是也理应索求补偿呢?

聊回电影 ,最近又看了巴里科的原创剧本,同许多电影一样,1900也有两个版本一部是公映版还有一部是16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导演剪辑版里有更多的原创剧本里的作者性的元素(比如用画框落地来比喻1900做出要下船的决定的突然性),两种版本各有千秋,前者的叙事节奏更加舒适一些,更能迎合商业需要。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导剪版,导剪版的叙事更加完整也更具传奇性色彩。

某种角度来说,1900是幸运的,至少他还有不下船的选择,而我们一出生就置身于这个乌烟瘴气的工业社会了。其实1900自始至终做过的最重大最艰难的决定不是要下船,而是不下船。
电影最后,科恩牌小号手拿着乐器店老板返还给他的小号,怀揣着1900的传奇往事,又一次走进了纽约的浓烟中。与此同时,又有一个手持乐器的年轻人走进乐器店变卖自己的灵魂以求果腹。是的,在这个追求效率的工业社会,人们只听留声机中的音魂掠影却不愿看一场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演奏,人们只看收录为字节与编码的流媒体点播和各种快餐解说,却不愿忍受创作者本人的表达与倾诉。于是艺术家们也如同卖淫般丢弃了灵魂,蝇营狗苟奔波终生。然而没有谁是应当被责备的,在一眼看不到尽头的现代社会,没有谁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因为这是“一架只有上帝才能演奏的钢琴”
“天哪你难道没有看到那些街道吗?光是街道就有几千条!你们是如何走的?你们如何去选择走哪一条?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自己的地方,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
很多人说1900这部电影的主线并不清晰,其实整部电影看下来,1900在决定下船与不下船之间的心里历程才是电影真正的主线。电影开始1900与小号手初次见面时他对新奥尔良的雾天细腻的描述是他不确定眼前的人是否就是那个27年来从未下过船的天才演奏家。这时的1900其实是十分憧憬陆地生活的,他在下等舱弹钢琴思维时常是游离的,“他神游着,每次他都去不一样的地方有时在伦敦市中心,有时在经过乡村中部的火车上,有时身处巨大火山的边缘,有时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里,数着教堂外的横杆,注视着十字架”后来,他遇见了拿手风琴的男人,一个为生活所迫且家庭遭遇不幸不得已出走的可怜人,在陆地上,他听到了大海的呼唤而后深受感动,决定对抗命运从新开始。1900也被他影响了,他也渴望听到大海的呼唤,这样他就可以重新开始,过正常人的生活。他曾尝试过去和陆地上的人们打电话闲聊,而陆地上的人却以为是骚扰电话然后粗暴地结束了他们之间的谈话。的确,船上的生活与陆地的社会大相径庭,二者相隔甚远。后来他又遇到了前来挑战他的爵士演奏家也是在这里他才意识到原来陆地上的人都那么执着于名利与输赢,“去他的爵士”1900对这种生活方式不齿。而戏剧的是,最后1900又遇到了那个油画般的女孩,她深深吸引了1900,后又得知她就是那个落魄手风琴男人的女儿。1900为她做了一首曲子,却在最后女孩下船也没能送出去。于是在一个晚上,像一块挂了很久的相框突然落地般毫无征兆地,1900向小号手宣布了要下船的决定。小号手也十分为他感到高兴,向他描述了下船后的美好前景。
而1900最终也没有选择下船。巧妙的是,作为观众的我们,遗憾超过了不解与疑惑。我想,这就是导演塑造角色的成功之处。所以为什么他最终也没有选择下船呢?我们前面说过:1900做过最艰难的决定不是下船,而是选择不下船。在舷梯上,他望见了浓烟滚滚乌烟瘴气却无穷无尽的纽约,“并不是我看见的东西让我停下的马克斯,而是那些我看不到的东西。那所漫无边际的城市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尽头,我看不到世界的尽头。”钢琴是有限的,88个键。而1900在舷梯上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个琴键,永无止境。在这个无限大的键盘上,你根本就无法去弹奏,你坐在了错误的琴凳上,那是上帝的钢琴。
1900预见了自己下船后的情景,在那里他只能被动地身不由己,只会像那个黑人爵士演奏家一样执着于输赢与名利,只会丢弃心中最纯净的地方——对音乐创作的热情。最后就像小号手的处境一样,卖掉自己的小号以求果腹。事实也确实如1900所料。所以他抛下了一切,守住的是一个艺术家高洁的灵魂与尊严和对至美的追求。至少最后是他选择了死亡而非死亡选择了他。而正是这样,1900的故事蒙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事往往有“形式上的重要”和“真正意义上的重要”之分,前者只是保证你不会死掉,而后者才能让你真正活着。所以我想,无论外界是怎样,人一定要留一方净土给你真正重要的东西——你的激情与热爱所在。即使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工业社会,即使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维吉尼亚号。
本片的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这位真的是我推)是一个善于用符号语言和微观切口映射宏观主题的导演,比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他借玛莲娜这一形象讲述了自己的家乡意大利近代史的艰难历程(大家要知道政权与国家其实是两个概念),而作为时光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海上钢琴师》其实映射了更为宏观的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后来者居上成为了二十世纪新的灯塔国,作为老牌工业国家的英国受到了“自新大陆”的冲击与压力。在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压力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许多人都选择移民去遍地黄金的美国寻找新的机遇。在那样一个时代,获得一张驶向新大陆的船票意味着泼天富贵,就像《泰坦尼克号》里小李子站在船头上大喊“我是世界之王!”一样。而事实却是大多数的移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离开了欧洲的家,却上不了美国的岸”是大多数移民的真实写照。所以《1900》其实还有一层表达的是那样一个时代的集体困惑。而最后维吉尼亚号的销毁其实意味着旧欧洲的“优雅”和“荣光”已被时代的车轮与战争摧毁殆尽,一去不返了。这一点上又让我联想到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二者都表达了相似的主题。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当今我们的身上也有所体现,许多人都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也许是落魄的手风琴男子一样为生活所迫,对命运的抗争,也许是像1900一样渴望新的生活和自我。而现实情况却也是“离开了小镇的家,上不了北上广深的岸。”我想,这也是《1900》能够受到广泛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海上钢琴师》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说是人生电影也不为过,这是我唯一一部看了六次的电影。其实抛去电影的立意与镜头语言,最吸引我的是莫里康内在电影中的配乐,优秀的配乐总是能为影视作品增分不少,期中《Playing love》和 《Magic waltz》以及《The Crisis》的那几幕都十分精彩,还有1900用音乐去表现他观察的人物的性格的那一段也拍的十分有趣。莫里康内作为真正意义上公认的电影配乐开创者,相信百年过后,大家都会说:“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德彪西与莫里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