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运用的跳切,碎片化的片段组织,琐碎无意义的对话和肢体动作,营造出具体真实而又疏离陌生的现实。断裂和破碎是始终盘旋在现代与后现代思潮中的命题,所以影片其实和很多法国现代文学/哲学作品同构,譬如卧室片段和恋人絮语,镜头的突然插入和罗兰巴特的括号,跳切和德里达文本,譬如枪杀警察镜头的衔接节奏让我不可避免地想起马尔克斯的叙事。
但这并不是说电影这一媒介并不具有超脱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恰恰相反,正是在普遍性中才能领会真正的差异性。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去理解德勒兹的电影理论,重新去反思电影自身的力量。
“我们通常从强加给我们共同秩序的一个组织化的视角来体验强度。但是艺术的权力产生干扰性的感受,让我们去思考强度去思考我们那有序的被建构起来的世界得以显现生成的力量。”
“电影将我们从现实化的对象和整体中抽离出来,让我们置身于影像之流中。与将这些影像连接或综合成有意义的东西所不同的是,电影能以纯粹视觉来呈现影像。”
“通过生成无穷的电影化,电影能够向整体的生命提出挑战。”
电影并非通过运动反映时间,而是直接呈现时间。这使得镜头剪接对于时间秩序和人物逻辑的打碎更加强烈和暴力,也就对现实生活和差异性的反思更加彻底。或许将上个世纪不同媒介和体裁的作品联系在一起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把握那个时代的精神如何影响人们的创作,才能感受到哲学、文学、电影、音乐、绘画如何在共同推动概念的演化。这种对普遍性的察觉是微妙而令人惊喜的。
以及,我反对对这部电影的内容(而非形式)进行哲学化的解读。试图在无意义中寻找和解读意义本身就是一种古典式的倒退,即使用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考为这种行为辩护,本质上依然和一位朋友对海德格尔和萨特的评价一样——“其实还是接受不了虚无的现实”。不去感受影片结构而执着于对影片内容(甚至是对话的文本化分析),始终不是对现代主义作品正确的解读姿态(如果现代主义这个概念足够概括那个时代思潮的话)
另:比起最著名的两个片段,我最喜欢的台词其实是:“在接吻的边缘/时间是虚无的/避免记忆那破碎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