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剧中的5个女性,都是很庆幸的存在了,我完全共情不了她们的苦难。我想展开写写

争议最大骂声最大的女生是何闵鸿,她角色中的这种家庭,父母这样的开明,正常情况下很难养出这种孩子,她这种家庭,毕业后父母多半希望考个教师或者事业编制,平平凡凡过这一生,不求大富大贵,顺顺利利就好,但何闵鸿这类群体在现实中,是真的存在,她们懦弱胆小害怕社交面子薄,不懂人情世故,受过的教育和家教都是善良,成长的环境也简单,但社会环境真的太过复杂,不管是恋爱还是工作都要经历一番波折,醒悟后才会成长,但要付出的东西要根据个人的成长进度条决定,这时候只能靠自己,任何人都靠不住的。挺过来和大家一样只不过受骗的少了,挺不过来一辈子基本就这样了,希望她不要有下一代,下一代依然痛苦。

于初晖的角色我很难去共情,因为这个角色本身就站不住脚,贴近背景可以,但不能差的太离谱了,芭蕾舞老师?你知道三线城市一般家庭有几家能学得起艺术,更何况还是芭蕾,于初晖还是个那种家庭出来的,三线城市的高中全都在在市区或者县区,就算农村小学中学有公费名额,哪个学校没有个领导家的孩子、老师的孩子、校长的孩子,把三线城市的关系想的太简单了吧?她不送礼在学校无名无分正常情况下,什么名额都落不到她头上。因为知道舞蹈花钱,就算有天赋,考虑到后期的发展和她实际家庭情况,有良心的学校肯定不会劝她上,这就是现实,另外她一个985上交的软件工程专业,拿着三万一月的工资,我真的很难共情,不是每个人都是小镇做题家。

现实中是,很多女孩的家庭对教育和学习,从一开始就放养,很多家庭会认为,学成什么样是她自己的事情,与家长没关系,更别说有的家庭还有个男孩,对女生的关注度更低,因为他们父母会不自觉的认为她长大会嫁出去,培养成什么样以后都和他们没关系,都是别人家的人,这些东西或许是无形的无意识的,但长大后你才明白,别人的成功背后基本都有父母的监督付出,这种付出不只是吃住,而是父母教育理念理解的偏差,教育从来都是一个奢侈的理财产品,它从来不在一个平凡人家中出现,平凡人家中出现的是一本一本的练习册,一捋一捋的试卷,什么985/211/双一流也都是给平凡人划分层级的可笑公式而已,在绝对的权利和(相对少数)财富面前,这些规则根本不值一提,大多数人都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见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只能说脱离贫民窟走向了另一个小房子,和圈层压根没有关系。我到这里写乱了。

方止衡这个角色是社会现象,这个社会不是每个男的都有席瑞演讲的那种觉悟,他之前一个辩论赛说的没错“不提倡男性发声是因为男性理解不了女性的不易,男性凝视裙摆女性是没有办法凝视回去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句话不适合用在女性职场,有些男的真的从内心他就认为自己是圆心,你没办法去和这种人较真,只能大家自己去长时间相处,这个角色的这个故事值得看,值得讨论,希望一定多拍女性电影,女性作品,教育的不止是女性更是男性,希望社会中女性多理解女性,男性姿态优雅一些。

叶榛榛这个角色应该是比较舒服的,毕竟富二代的快乐,财富自由的快乐只有1%的人体会过,学术圈的整顿不是一时的,毕竟大学教育都在经受AI的考验,她这个角色不做评价,江疏影很漂亮,挺喜欢她的。

朱喆这个角色,现实中我不会借钱给她,也不会和她交朋友,角色立不住,她这种人现实中很难交朋友,因为会有人格缺陷……我身边老家就有个男生985研究生川渝地区,家里三个姐姐供他念书,三个姐姐高中都没读过,后面男生在那边定居买房子买车,家里父母引以为傲,但他从来没回来过,家里父母这三个姐姐照顾,妻子没回来过孩子也没回来过,两个姐姐离婚了两次,父母还是务农,这或许是受教育的意义?我看不太懂,但他那个家庭对他仁至义尽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