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后产生疑虑:这么合拍的人爱情都会消亡,难道所有的恋人都不能逃脱这一定律吗?

尚未描写但可想象的婚姻倒真像是围城,把两个心如死灰的人围住凑合“过日子”。

辗转反侧了一夜,为他们的爱情也为自己的爱情思考忧虑了一夜。突然暂时好像想通了,且不管现实里爱情到底会不会消亡,电影里两人的爱情似乎只是变相地爱自己,能够在一起是因为极其相似的音乐、书籍、电影爱好,这种让人惊呼找到了同类、“灵魂伴侣”的表象其实可以在一定的基础上靠妥协与善意的伪装达成,“其实我不喜欢燃油储气罐的电影”“我也很害怕木乃伊”,最终释然分手的二人终于揭露了当时尽力营造的“同类”气氛中的不和谐因素。

最先爱的不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笑你的眼你的优点缺点,而是你身上和我恰好相似的所有,像嗅到了同类气味的小兽,带着对自己的爱恋和一点与庸俗世人不同的狡黠优越感相互依偎着取暖。

所以当生活节奏相异,一人停留在原地,一人纵身走入社会时,两人的关系如此迅速地分崩离析,最可怕的是表面尝试着理解内心其实在怪罪:男方嘲笑女方是做白日梦的幼稚学生,女方怪罪男方中途易辙成为庸俗世人。而当尝试着妥协时,男方戴上耳机,女方关上游戏机的场景又昭示着缺失交流沟通给双方带来的束缚,二人在这段爱情中越来越不自由,越来越无所适从。

确实有呼应与讽刺,小绢蔑视“人生是责任”的母亲像广告代理商,而进入社会煎熬的小麦最终却不自觉地说出了这句话,这已经昭示了双方价值观不同所带来的最终结局。

或许最初两人价值观就不相同,但是两人的恋爱始终围绕着浅层的文化工业符号,围绕着年轻时的爱欲,对于深层的价值观问题却少有触及,最后一次边走边聊天时小绢说“原来在一起四年还会有不知道的东西”,这可能是对二人其实真正的了解较少的某种印证——我爱的是你和我相似的部分,所以你展示在我面前并且我十分在乎的也是这相似的部分,而对其他部分兴致不大。

总之,最终得出的感受是,恋爱双方一定要多交流沟通,不是浅层的交流,而是对深层价值观、未来规划、人生重大问题上的沟通,携手走下去不一定需要百分百合拍,但一定要充分了解并且真正爱充分了解后的TA,这样的爱情并不是一定能永恒,但至少保质期更长。

我爱你,不是爱你和我相似的部分,而是爱你这个独立的个体,爱你的过往所塑造的现在的你,我不会束缚你,你是自由的,而这正是我所爱你的一部分。

P.S 真的很能get到小田切让的帅气!他的艺术沧桑忧郁深情而又放荡不羁的眼神真的好让我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