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几年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它满足了我对于想死这一情绪延伸的可能性,想死,然后呢?自然是自杀;自杀需要做什么?有什么样的途径去自杀? 有没有这样一个机构专门来帮助人们去满足自己的死亡欲望?

简单的割腕、上吊、服毒、溺水等在影片中均有人选择,店主也提供了专门的工具并有“售后”保障并向顾客详细介绍这些方式的美好之处,譬如优惠价的生锈割腕刀,就算不死也会半死不活。很好笑的一点,店主保证自己童叟无欺,绝对“包死”。

...
店主推销各种自杀方式的美妙之处---割腕刀

在客人选择自己心宜的死法后,去老板娘那边结账,老板娘以“就算是购物不送人也可以包装,自己看着高兴就好”为理由成功推销出去价值58英镑的包装袋。

在这个世界中,哥特式的道德观充斥其中,反讽的同时也非常贴近现实。就算你想死了,你就要死了,你马上要自杀了,在死亡前,你依旧跟社会脱节不开,需要被所有的东西裹挟,哪怕“死亡”,也有售价和包装,也有营销和反馈。

...
店主和老板娘都笑着售卖死亡

客人走出自杀专卖店,缓步回家,诉说自己一生的辛苦,在家里他迅速拿出毒药完成自己的自杀活动,店主的大儿子和二女儿在窗外眺望,战战兢兢地跟踪反馈。

...
客人选择服毒自杀

...
店主孩子的售后跟踪

待孩子们回到家里。老板娘本以为进来的是客人,迅速扬起笑容,在看到孩子进来的瞬间便扯下嘴角,换上不屑的表情,听到孩子们的反馈,在客人名字上打上OK标记。

...
阿伦为姐姐演示如何拿着丝巾跳舞

姐姐从阿伦的礼物中得到了快乐,在深夜无人的房间内褪去暗黑色的服装拿着粉色的,与周围格格不入的美好丝巾翩翩起舞,阿伦带着小伙伴们来验收自己第一阶段对于家人的改变成果,从姐姐获得自信和生机的美妙舞蹈中真心地为姐姐开心,为姐姐的美丽而沉醉,并不是一种亵渎的、玩弄的、调侃的心态。

...

...
阿伦对姐姐的看法

...
阿伦向爸妈问好

...
店长在幻想中打倒阿伦

但阿伦此刻就在他身边,这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让他的幻想一击即碎,阿伦的一举一动都会让他暴躁难安,阿伦在时时刻刻提醒他:这里有个不受训的家伙儿。在阿伦拉住他的手的时候,他的暴躁达到了顶端,于是他问阿伦:你想来根烟吗?

...

店长糊弄过阿伦的疑问,并告诉阿伦,这是为他好,抽烟对身体好。在这种欺骗、糊弄之下引诱阿伦走向吸烟的毁灭之路。店长由这种行为完成了对“延伸自我”(即阿伦)的掌控感。

这其实是两种价值体系在两代人身上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