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镜头都干脆、简洁,没有多余的意义,抑或是还未产生多余的意义就剪辑到下一个镜头,这样的处理使得节奏无比的流畅,我好像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布列松的情绪,我称它为“整体性”。
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能get到布列松了,我在思考为什么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与之前看的《扒手》和《钱》不同,也许是因为影响“整体性”的因素更少,对话、悬念、甚至色彩都是有情绪的,而作为观众在这些因素上更多的情绪接受必然会导致对“整体性”情绪感受的部分缺失。《死囚越狱》,更简单的主线、更强的主体性、可能性更少的悬念、更多的独白、更多的动作导致的更多的镜头,更能让我感觉到这种“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情绪是由无数个极简镜头通过连接产生的,这种情绪给人一种极强代入感,它无关情节是否精彩,也无关是否足够震撼视听,让我在观影时无比的专注。也许布列松不愿意让镜头本身产生情绪,所以他只在影片末尾使用了几个极细微的推拉镜头,还有简单的交响乐。
《死囚越狱》影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裸体午餐》影评
8.9“根除一切理性,这就是我的观点。”昏黄的色调,人物的面孔靠近而赤裸,毛孔的呼吸就像虫子裸露隆起的血管一样清晰可见。调度不俗。比尔热爱写作。在黑色药物的帮助下,比尔慢慢抛弃了理性,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性取向、政治观逐渐被释放,被比尔 ...
《圆月映花都》影评
她就像一朵野玫瑰,天然地散发着魅力,她居高临下,吸引着垂涎的野兽。同时,她不愿委屈自己和自己的美貌,更不愿离开她脚下熟悉的土地,她慵懒着舒展着枝干上的尖刺,即便会刺伤那些爱着她的野兽。她凭借她的美和野兽们对她的爱,不断地定义着与野兽 ...
《一个唱,一个不唱》影评
生或不生,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唱,一个不唱,但她们都是捍卫女性权利的勇士。在1977年就已经有这样的电影,它远见又超前。堕胎合法问题、生育意愿问题、寡妇歧视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女性在传统婚姻观中的地位问题……至今萦绕我们的耳畔。有人说 ...
《母狗》影评
8.5。她简直就是一只母狗,无条件地服从主人,即便主人对她拳打脚踢,无条件地撕咬敌人,即便敌人对她无微不至。是什么让她变成一只母狗?是什么让这三个人滑落至悲惨的结局?是爱。所以你不禁怀疑,爱是什么?镜头使用超前,特写、运动、推拉、视 ...
《绿光》影评
8.9。我不是这样的人,我认识这样的人,她是我的一个朋友。她的自我内在坚强到甚至有些固执,她也会情绪化、她也敏感、她也很能爬山、她也能一个人自由来去、她也会敞开心扉、她也绝不愿意妥协。只是,她太真挚了,她眼里的真挚也许会灼伤爱情,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