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推介:
随着电影在法国的诞生,早期的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与爱丽丝·盖伊皆开始对电影的探索。此外,继法国后,美国也开始了对电影的探索,并取得的结果也卓有成效。1870年,埃德·温鲍特在成为导演之前,也做过油漆工、电话操作员和小发明家,之后便在爱迪生的制片公司开始工作。其工作内容便是把各种各样的纪录片和短片组合成较长的项目,并对影片的顺序进行排列。因此,这也使得他对剪辑的工作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始了其伟大的电影生涯。
私影佳片:
《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火车大劫案》
《一个醉鬼的白日梦》
影像风格:
埃德温·鲍特随着长时间的剪辑,偶然发现了大量的特效和特技,并运用到了自己的电影之中。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便是平行剪辑与交叉剪辑的运用。
在《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其对交叉剪辑的运用,仍能看出鲍特用电影镜头进行有意识地叙事,例如镜头随着救援马车的移动进行摇镜头,随着马车救援队的出画,我们便能看到救援队已经开始救援。其次,在展现消防员抱着女子向窗外走去的这一动作,鲍特更是将室内镜头与室外的镜头进行有效地叙事组接。由此,为之后的电影镜头叙事创造了一种可能。
...
《火车大劫案》的放映,更是让鲍特名声大噪,成为了影史的经典之作。此片不仅运用了“停机再拍”与镜头移动的技巧,我们仍然能看到鲍特所开创的交叉剪辑,例如罪犯绑架了工程师,并在火车上进行抢劫,而接下来的镜头便是工程师的呼救,被女孩救下,之后工程师禀报执法人员,镜头便再次转向了罪犯被执法人员追逐。四个镜头讲述的是同一件事,并交替组接在了一起,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交叉剪辑的独特运用(当代最为著名的交叉剪辑便是《教父》结尾片段的运用)。此外,此片的问世更是奠定了日后美国西部片的基本格调——取材于真实事件、将镜头对准大量外景以及其浓烈的雄性气息(而这也导致了日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边缘化)。
...
《一个醉鬼的白日梦》被很少人记起并夸赞,但鲍特无疑对梦的影像探索也功不可没。从鲍特的第一部短片《骑士的梦想》到《乔许叔叔的梦魇》,再到《一个醉鬼的白日梦》,对梦的探索便一直存在。从早期较简单的运用真人的形式进行“停机再拍”的手段制造梦与梦魇的效果,再到《一个醉鬼的白日梦》中运用“多重曝光”等多种手段,展现了一种天马行空似的非理性化梦境(应该是心理蒙太奇的早期运用),营造了酒鬼喝醉酒后的晕眩感。
...
资料推荐:
【【crashcourse 电影史】Eposide5: 埃德温鲍特和电影语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7411m76H?vd_source=78138831419915af7d48e7cefebfa7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