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goisHollande)签署法案完成立法,法国正式成为全球第十四个承认同性合法婚姻的国家。一周后突尼斯裔法国导演阿布戴·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的电影《阿黛尔的生活》作为一部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获得当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本片的落脚点依旧是在阶级差异和身份认同的困境上,柯西胥表示:“我对于同性恋没有激进的看法,我没有试图定义它,在拍摄过程中,我也不会对自己说‘对,但这是两个女人’。我只是在讲述一对恋人的故事,它就像任何的爱情故事一样美好。”

...

全片使用了大量的篇幅对阿黛尔懵懂、混沌的状态进行描绘,她因对自身性取向认知模糊而尝试与(明显不同频的)男孩相恋,因“拉拉”身份被同班同学霸凌,长大后又总是游离于集体聚会的愉快氛围之外。阿黛尔自始至终保持着诚实而憨傻的孩童状态,这在两人热恋期时可以因激素和高度性合拍而被忽略甚至被视为优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热情的冷却,裂缝便逐渐出现。

艾玛对自身取向和理想追求是有明确认知的,她有自己的野心和抱负,常年投身于上流社会对哲学、艺术的探讨中,情感上在阿黛尔之前、之后都可轻松地结束一段关系转而立即投入到一段新的恋情中。一段亲密关系的解除对艾玛来说是可以快速愈合的,对阿黛尔来说则是整个世界的崩塌。

...

艾玛的家庭

利用食物作为表达符号是柯西胥常用的手法。在阿黛尔的家庭中,意大利肉酱面是最常见的食物,廉价、容易填饱肚子;而艾玛的家里则吃着昂贵的牡蛎,精致而美味(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就普遍认为牡蛎是一种壮阳催情的食物,后也常用作性隐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