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散布的观众,混彩旗袍承托的款款身形半侧,柔和的色调,明晰的分镜,每一次这段Yumeji‘s Theme响起时逐渐融化在荧幕里的情绪,构成了这部电影特有的韵味。
整部电影就像结尾所说的往事一样,像隔着一层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见,抓不着。你能看见他们之间的拉扯,眉眼交错下的感情流转,矛盾一点点的沉淀,但是始终抓不住冲破枷锁的东西,顷刻间这一切都被扫空了,只留下满屋空白和一地怅然若失。用一个词来形容剧情,那便是“矜持”,旗袍限制了女性的活动,闲言碎语限制了他们的感情,伴侣出轨的先例限制了他们的道德,时代限制了他们的选择。于是他们充满了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隐忍,沉默着走上唯一留给他们的路,然后把岁月尘封心底。
最后一段花样年华2001,个人认为完全是神来之笔,将整部电影从一个故事,升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度。被埋藏心里锁在柬埔寨建筑洞里的不仅仅是一段无始无终的错位爱情,更是对那个无法坦率面对内心感受和真实感情的时代的记忆。超市里风尘仆仆的张曼玉不再身着旗袍而是宽大的风衣佩戴墨镜,可以肆无忌惮地吃很多小蛋糕不用担心邻居的多嘴,面对被婚姻背叛选择正面武力回应而不是黯然神伤地忍耐一辈子。他有勇气去亲吻喜欢的人,而她也可以热烈大方地回应。这些经历相似却结局迥异的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享受着他们的花样年华,那过去的这些遗憾,这些怯懦的泪水,这些时代环境所促成的悲剧,又由谁来悼念呢?恐怕只有那些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被堵上的洞口,还承载着时代与岁月。
王家卫是什么,王家卫是即便你从没看过王家卫,在你第一次看的时候,就立刻会明白这就是王家卫。是那些在怀旧餐厅里贴着的海报和光线努力营造的,是小众文艺青年举手投足间试图模仿的,是昆丁不明说他喜欢并效仿也能从他的电影中品出蛛丝马迹的,是岁月的痕迹和香港的味道揉杂的。就像心中一直存在某个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的经典与时代的缺口,突如其来地被花样年华填满了,这个时候便会突然顿悟,原来这就是王家卫。
我对王家卫,很难说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情感。看他的电影就像慵懒地蜷缩在火炉边的沙发上,你不会狂热地向全世界宣告你热爱炉火,因为烤着火很惬意,只有自己知道足矣。不管你来与不来,火炉都在这里,火焰噼里啪啦作响,向周围扩散着暖意。当你离开此地,再忆起这段旅程时,说“这部电影陪我度过了颇为愉悦的两个小时”,便是文艺电影,至高的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