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杰作》影评:
故事围绕马寅波(于和伟饰)“想要成为著名作家”这条线展开(从妄想让老舍、矛盾等奖项获得者给第一部书做序可以看出来)。本人从个体到环境的视角加以分析。

作为主角的马寅波有自己的理想,想成为著名作家,并一直在持之以恒的努力着,这从门卫帮他收发给文学社的稿件可以体现,但由于所在环境的影响(新闻效应大于才学能力),导致作品无一发表。
但随着作为敢作敢为的马寅波之子青少年马默(郭麒麟饰演),因去偷拍自己喜欢的女孩时,不慎跌落,从而导致失忆,进而引发对马默“负面猜疑事件”的发生。
作为父亲的马寅波出于对孩子形象的保护,编造了孩子酷爱文学、不善于沟通,被身边人欺负,因压抑而跳楼的结果。
身边人在警察到来了解事情后,为了撇清自己“曾经欺负过马默”,担心自己的利益会有所牵连,自己的名誉会有所牵连,以及自己会有所牵连,故伪装成马默最好的朋友,开始大肆宣传马默的作品。出版社社长为了跟进社会新闻效应,在这场流量中“分一杯羹”,亲赴学校找马寅波出书。
随着出版的第一部书籍销量破百万,让马寅波不仅获了利,还获了名,哪怕仅仅是代替儿子马默领奖出名,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所想的是“这是我一个字一个字”亲手书写出来的作品,我实至名归。
但他明显没有“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销量的核心点是马默前期的新闻效应所引爆的,读者读后结合书中的内容加以对作者马默的美化,以及无端联想,自以为品读出书中的内涵与作者的才华。
马寅波骗了每个人,可唯独不该把他自己骗进去,以为自己是大器晚成、“天道酬勤”,之前没有给到他机会而已,是作品的内容吸引的读者,进而带来这么多的销量。此后我行我素,这也是很多“成功者”的膨胀表现,最终沦落到要“消费自己”(自己买自己的书)导致第二部书的销量惨淡。
受到打击准备跳楼时又遇见了要跳楼的小美,通过“人之初,性本善”的视角,诠释了马寅波内心的善良,主动劝说并在黑板上写下了“虚荣和认知”两个词,其实这既是反省自己也是告知世人:我们的认知决定了能否成功,而我们的虚荣却是失败的祸根。
自己口中反复说的“要跟自己和解”,从置身事外的角度体现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既要敢于面对当今社会上的挑战;又要懂得对所经历的失败、痛苦释怀。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沟沟坎坎,跌倒了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不趴下,重新站起来抖抖灰尘继续前行,成功就仅是时间的问题。

这个社会是现实和残酷的,人心是复杂的,要想立足强大自己是前提,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眼光,但也一定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懂得“顺势而为”。

鄙人拙见,首次撰写长篇影评,有不同意见者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