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理论:世界线理论。可以想象除Okabe以外的所有人都是NPC,当Okabe进行时间旅行时,相当于一个玩家在S/L存档,周围的NPC并不会查觉到这件事情,而Okabe(玩家)作为观测者,则拥有超脱时间线的真线性记忆。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存档,即不存在平行世界。

世界线收束的本质前提是时间旅行的存在!即,一件事情的结果可能发生在其原因之前。

例如在(主要篇幅的)alpha线中,正是因为从2035年来的Suzuha的时间机器降落错了地点,砸坏了大楼,导致研讨会没有举行,因此Kurisu没有被父亲刺杀,并遇到了主角,加入到时间机器的研究中,最终导致了SERN盗窃研究果实统治了世界,在这个情形下Suzuha才成为了Valkyrie的成员,坐时间机器回到了过去试图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尽管她回到2010年的动机只是为了找爸爸,1975年才是正事),因此才救了Suzuha的生命。

暂且不讨论这个故事中存在的Bootstrap悖论。有一个关键事实并没有在故事中明说,但是几乎可以认定是故事的支柱:正是Mayuri的死,促使Okabe继续研究时间机器并最终建立Valkyrie。因此,如果能够简单地让Mayuri不死,那么Valkyrie不能建立,Suzuha也就不会乘时间机器回来进而阴差阳错拯救Kurisu的性命,这便与Lab里现在存在Kurisu相矛盾。既然Kurisu存活已经是既定事实(尽管这个果源自未来的因!),那么Mayuri就一定得死,无论她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否则alpha线中的这个关键性因果就无法成立。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线会自动进行收束来修正这一不合理。

这个循环如此完美,因此,如果想跳出这个误打误撞进入的alpha线去拯救Mayuri,该怎么办呢?故事中的做法是找到一切的根本原因:删掉第一封D-mail,进而避免让SERN监测到这封D-mail。然而,时间旅行因此将不会出现,进而Kurisu也无法被Suzuha拯救!

个人观点:既然事件的发生已经形成一种了一种有环图,即无法做出拓扑排序,故讨论“根本原因是什么”似乎没有意义。只能理解为,删除第一封D-mail可以撬动更大的杠杆,强大到可以打破alpha世界线的因果限制,使得Okabe有机会跃迁到其它世界线上。相比而言,“仅仅在今天保护好Mayuri”这件事情过于脆弱,世界线只需动用它一点点力量,例如在明天制造一起事故,即可让事情的发展收束,因此无法对世界线造成本质的动摇。在剧情中,这量化为“变动率”是否达到1%。类似地,Ferris父亲是否存活看似决定了秋叶原是否有萌文化这件社会大事,但对于alpha世界线依旧是微不足道的,并不能影响SERN存在的结局、并不影响Kurisu生存的因果。换句话说,alpha世界线不在乎秋叶原是否还有萌文化,就像它不在乎Mayuri多活了几分钟一样,都是可以控制在1%范围内的小事而已。

一个有趣的点在于,在取消后面几封D-mail时,Okabe都是通过紧接着再发一条Revert性质的D-mail来做到的,然后就是眼前一花,世界被重建了。这给观众制造了这样的误解,即只有通过电话微波炉(或者Time Leap)才能有效地时空穿越并重建世界。然而,在撤销最早那封“Kurisu遇刺”的D-mail时,Okabe是通过黑入SERN的数据中删除记录做到的,这时候也出现了“眼前一花”并重建世界的现象,如何解读?难道SERN的IBN 5100数据库才是观测者change log的source of truth吗?其实不然,只要做出了违背因果律的事情,使得当前世界线(甚至是细粒度的、无需超过1%)无法成立,都会引发世界的重建。因此,一旦SERN不再因此去研究时间机器,则Suzuha就无法穿越时空来拯救Kurisu,alpha线无法继续成立,必然出现重建。如果这是一件小事,那么大概率就会被收束,就像Mayuri无论如何都会死那样,这条记录可能永远都因奇怪的原因无法被删掉;不过事实上,这是一件越过了1%的“大事”。

回到了故事开头的beta时间线后,Kurisu的死真的换回了和平吗?Okabe终于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了吗?很可惜,并没有,因为他再一次看到了从(另一个)未来回来的Suzuha,这意味着世界线收束的充分原因“时间旅行导致的因果倒置”再一次发生了。Suzuha告诉他Kurisu的父亲偷窃了论文,还是造出了时间机器,并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Okabe大可对未来的战争漠不关心,直到他看到未来的自己告诉他,这是拯救Kurisu的最佳机会。

Beta世界线中,Okabe还是会发出“Kurisu遇刺”的D-mail,SERN也会监测到它,但这或许并不意味着世界会再次进入alpha线。这件事由于Bootstrap Paradox的原因几乎无法合理地解释:在故事的开头,这封D-mail使得Okabe误入了alpha世界线,然后alpha线改变了这封D-mail前后的事实,形成了完美的闭环,以至于“发出D-mail”这件事,作为进入这个闭环的时间点,事实上在闭环形成后并没有什么特殊性。或许是因为Kurisu死掉了,在beta世界线中,SERN监测到这封D-mail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也不是SERN造出(剽窃)了时间机器。

Alpha线中Kurisu的生-SERN造出了时间机器-Suzuha用时间机器救了Kurisu,Beta线中Kurisu的死-SERN没有造出而是父亲造出-Suzuha传送地点准确、时间机器没有救Kurisu。这两个闭环自身都是完美的,我们已经无法分辨他们中的因果关系(即世界线的”入口”),只是能在世界线已经形成之后,去解释验证这些事情是符合因果律的。也就是说,对于为什么这次Okabe就停留在了Beta线而没有进入Alpha线的问题,只能回答“没有原因”,因为Beta线本身并不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许故事开头Okabe从Beta线跳到Alpha线才是偶然中的偶然。

当然,也有一些解释认为,beta线的这封D-mail还是让Okabe进入了无尽的八月。也就是说,beta线是包含有alpha线闭环的一个更大的闭环。要想同时让Mayuri和Kurisu存活,则必须要抓住Okabe去听演讲和发送遇刺D-mail中间的时间间隔,否则又要重新上演alpha线的戏码。但由于主人公们在回到beta线后,除了发表战胜宣言和被Suzuha叫去之外没有什么额外的戏份,我们对于这时候的状况并没有详细的了解,因此无法验证这个解释的正确性。例如,删除SERN数据库的信息导致的世界重塑并不应更改当前的日期,如果解释为真,则现在理应处在beta线中的alpha线中,可以通过Kurisu在Lab中来验证。

为了拯救Kurisu,Okabe也做了一次直接的尝试,但失败了。这也是合理的,因为在beta线中,Okabe曾经亲眼看到过Kurisu倒在血泊中,并认为Kurisu大概是死掉了,这才有2035年的Okabe给2010年的自己分派拯救Kurisu并阻止三战的任务,因此Suzuha才会回来。有Suzuha回来这件事作为果,Kurisu“死”就是一个一定会被收束的因。

之所以给“死”打上引号,是因为Okabe作为一位观测者,事实上是他的主观判断构成了一个世界线的因果闭环!在游戏剧情中,这里可以强调了Okabe观测到的只是Kurisu倒在血泊中,并没有确定Kurisu是不是真的死了。因此,Okabe最后通过演戏——让活着的Kurisu倒在Okabe自己的血泊中——成功骗过了自己的观测,进而骗过了beta世界线,绕过了世界线收束的影响。然而,Kurisu活下来的事实还是让beta世界线无法成立,再一次突破了1%的屏障,进而成功进入了大团圆的Steins;Gate世界线。

另一种解释是:每个因果闭环中都有一个关键节点(即Suzuha所说的“分歧点”),当改变它们的时候,就可以轻易撬动世界线达到1%的变动率;而试图改变其它的这个事件的“果”都是徒劳,会被世界线收束。如何跳出当前的世界线,关键就是寻找到这样的分歧点。例如在alpha线中,分歧点就是SERN监测到第一封D-mail。在这样的理解下,beta线中的分歧点应该是Kurisu父亲的论文是否被烧毁。因此,当Okabe抽走金属玩具之后,世界线就应该已经变动为SG线了,即三战不会发生。然而如果完全这样理解,Kurisu的生死就是一件SG世界线不关心的小事了,大可直接救活才对,无需“欺骗自己、欺骗世界”,和故事中的渲染无法相照应。因此,个人认为最好的解释还是将上述两种结合,在接受分歧点理论的同时,强调观测者的主观逻辑合理性在世界线跳跃中发挥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一个世界线中,一件事情的影响会收束是比较容易解释的,即显著破坏了观测者的主观因果闭环。然而,至于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行为是“分歧点”——即达到1%的世界变化率,“趁世界线不注意”而瞬间跳脱出收束的牢笼,迁移到其它的世界线上——则不得而知。或许完全由剧情需要来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