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角用拖着同事的尸体上了出租车,路过的另一同事仅仅只看了一眼裹尸袋,说:“哇哦,这是什么牌子的睡袋?”看到这里我就想,有病的绝对不止主角一个而已。

Bateman是精神病人,但是是这个彻底坏掉的世界里最先受不住被压垮的那一个。

影片里的华尔街,秩序是通过消费主义的符号建立的。每天晨起精致而昂贵的护肤流程,戴什么牌子的眼镜,穿华伦天奴的西装,甚至是本剧最经典的斗名片环节,无一不在证明这一点。甚至连政治正确都只是时尚单品。这些外在的符号为他人提供一套价值评价体系,但是没能帮助主角本人塑造价值——毕竟他嘴上说着女性主义,拒绝种族歧视,镜头一转就在干洗店对亚裔老板娘大吼大叫,对黑人流浪者恶语相向(还把人杀了)。

Bateman本人的杀戮和疯癫,既像消费主义的自尊被戳破后的恼羞成怒,也像本人对待内心虚无的病态反抗。我个人猜测很大原因是他德不配位。他并非能力超群的金融强人,只是因为他有个超级厉害的老爸。他大多数时候在办公室也是无所事事的,谈论无聊的衣着,餐厅,甚至在探长来之前还在看色情小说。这注定他的伪装有朝一日会碎掉。

他的每一次杀戮都发生在别人对他精心构建的精英形象打碎之后。同事Pual Alan嘲笑他的名片,他砸碎他的脑袋;三陪女孩嘲笑他“你真的听过这封唱片嘛”,他在欢好后将其分尸。而杀戮之后,他又需要一次一次地预约难订的餐厅来证明自己仍然对这个精英形象具有控制性。

从这里可以看见这个角色身上的挣扎和冲突。Bateman无法摆脱华尔街这套纸醉金迷的评价体系,又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找寻自己内心的意义和价值。我尝试解释一下后者是什么,在我看来应该是除去购买名牌,与同事攀比,每天伪装自己爱好文艺,通晓时政之外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我个人看来他其实不喜欢这些,甚至有些厌恶,色情和暴力是他唯一的宣泄出口。

影片的最后他并没有被绳之以法。甚至他如像对待神父那般对他的律师袒露一切,进行忏悔之后,依旧无人理会他的声音。我只能说Bateman还算好的,至少在这个人被金钱异化的社会里还能感受到痛苦,那些每天如机器一般谈论时政,名牌,通过预约餐厅来彰显自身权威的同事们简直比杀人犯还可怕。他们从某种方面来说早就已经死了。

结尾我还挺惊讶的,主角并没有被绳之以法。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合理,因为他的身边早就充满冷漠的精神病人了,他们每天肯定也在让很多人死去,早就可以漠视任何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