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们很多人一样,欧维,一个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先后遭遇伴侣去世和失业。他买上麻绳,准备通过上吊的方式去死。

在现代社会,生命的无意义感时常涌现。“死”似乎成了一个十分常见的话题。

那么,我们生命的无意义感从何而来呢?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我们珍视的来与维持精神的东西被剥夺,并且没有再修复或者被取代的可能。

影片里,欧维原本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这让他充满的对生活的期望,带妻子去旅行,帮妻子找工作,给孩子做婴儿床,妻子将他从一个木讷的青年变成一个成熟的丈夫,鼓励他去学习深造,在他的成长路上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所以当妻子离去时,欧维几乎失去了全部精神支柱,只剩一副皮囊,于是决定随妻子而去。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的常常因为家庭分裂,学业受挫,爱情不顺而感到生命的无意义感,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往往关注的更多,也容易失去更多。无意义感自然而然就在在这种破碎中产生。

进而,我们如何以个人之力去抵挡人生的无意义感呢? 影片给我们的答案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欧维在自怨自艾要断绝和帕瓦尼一家的联系时,帕瓦尼说:“你才是最爱放弃的人,这是因为你认为每个人不需要帮助也能活下去,你知道吗,欧维,没有人能独自承担一切,没有人,包括你”。在这句话后,欧维渐渐敞开心扉。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认为,个人与集体的联系越少,自杀率就越高。而为了减少自杀率,与集体建立联系就必不可少。当然,这里谈到的与集体建立联系并不是完全成为集体,我们仍旧需要独立,保持自己的思考,保持孤独,但不是孤立,我们更需要的是高内聚,低耦合的去融入集体。

如果你和欧维一样,是那个感到生活无意义的人,请尝试着自我解救,与外界建立联系。在欧维对生活丧失信心时,他决定去死。但当他的生活中逐渐出现需要帮助的话痨帕瓦尼,流浪的小波斯猫以及无家可归的同性青年,欧维给予了他们帮助,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欧维与之产生了联系,那种被需要感让欧维更少地“去死”。我们常说没了谁,地球都会转,但每一个人如果都主动迈出这一步,尝试着与外界联系,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来说,我们都是有力量且被需要的。在影片的最后,欧维也最终完成了“死的梦想”,但是欧维是带有任何遗憾,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只平静地走向死亡和他最爱的索尼娅。。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不要着急。

如果你的朋友正在对生活失去信心,可以与之保持尽可能多的联系和陪伴,或者向他寻求一些帮助,让他有被需要感。很多人深陷生命的无意义往往也是由于无力挽回和改变的现实太多,他们往往是或善良,或努力,或正义凛然的人,有时,这几点会兼备。欧维一直在努力去保护自己父亲,妻子,维护社区的环境治理不求回报,但是父亲离去,妻子死去,社区也变得混乱不堪,这让他所有的追求都破碎,于是有了去死的念头。所以,尽可能心地去找到朋友对生活感到无意义的点,然后一点一点将其内心融化,要相信,他可以感知到。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二十一岁末尾,双腿彻底背叛了我,我没死,全靠着友谊。”史老与残疾和病痛斗争多年,与外界的联结想必给了史老不少力量。

这个世界不需要你只身一人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