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电影名为色戒轮回,已经点破情欲之苦。年少苦修数年,经不起色欲轻轻摆弄,定力全无。不过,这对修行人来说,至少是诚恳的。达世还俗前,辩解过:佛陀也是先成家而后出家,没有得到过,又何谈失去?没有体验过,又怎么放下。

这句话很触动我。想起多年前听三毛讲她初恋的故事,她苦追一位哲学系男同学,当两人相约在操场却说不出一句话时,三毛羞怯地在他手心用钢笔写下家里的电话号码。她说当时很激动,这颗心终于给出去了。于是她接着描述自己是如何焦急地等待电话,并满怀热情地赴约在小火车。以至于匆匆结束了这段情感。 回忆往事,她感慨:故事总要开始嘛,要不然怎么结束呢?

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不开始,便只能呆在幻想里期盼琢磨,什么时候才能弄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呢?既然弄不明白,而又总被无端勾起情丝,心烦意乱的,岂不是太糊涂了?

最有智慧的人,当然是一眼看穿,不入爱河。可我等愚钝凡人,必须试炼一番,才能幡然悔悟,哦,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啊。连萧伯纳都说: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 结婚的成本可就高了,这是更大的试炼场。

达世作为修行人,还俗的目的并不是结婚,而是解决内心出现的障碍——情欲。世俗生活变成他的苦行地。就像青梗峰的那块顽石,须来人间经一番历练,才解闲愁。

慧根太浅,一点情丝招惹无尽烦恼。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接着便会出现千万个欲望。所以佛家说,子女都是债,无债不来。自以为幸福地生个娃,代价却是为他做一生的牛马。而情欲的基础偏重在欲,欲不可专则情也难专。既然是欲,怎么可能会专呢?达世出轨做到一半,妻子归来险被发现。慌张收拾时,谁知情妇竟说:急什么,你妻子说反正出轨这种事迟早会发生。达世还俗结婚是因为欲念,出轨也是因为欲念。——可以说,世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因为欲念。欲念岂有满足的时候呢?欲令智昏,他需要静静。恰好这时接到师父圆寂前的信件,师父自知情欲未了,仍入轮回,且叮嘱他,未来相见时记得要用那句话点醒他: 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一个欲望?

在这一点上,有很多评论说佛家消极,要人过没有欲望的生活那还是人吗,这实在是误会。佛法并未脱离生活基础,而是提醒你凡事要知足,适可而止。看清、舍离那些带给你痛苦的欲望,不再为了满足无尽的欲望而活,则心灵必得提升、净化,自然会感到快乐。清净之乐,胜过欲望被满足的刺激。

人生是被欲望编织而成的。这包括了我们对生活无尽的美好想象,期待一切如愿到来。如果愿望都能如愿,那也太奢侈了,而奢侈的背后还是奢侈。终究走不出重重叠叠的幻梦。满足时狂喜,步步高歌;失意时剧痛,强行振作。呵呵,这样的人生为了啥,只剩头脑里那些满足欲望的幻想。

抽身之法,只是看清。还没看清,就继续苦撑着吧。智慧岂是轻易得来的?

达世重新穿回僧衣,在河边,他洗去了世俗中的满身尘埃。手中的镜子破碎,映照出剔除须发的脸庞。镜子破碎,影像扭曲,代表一切幻灭。

抛妻弃子回去修行,是苦是乐只有他自己明白。 愚者空中着色,智者色里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