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孤注一掷让孙阳火了,在担心演员会不会太火而忘记自我的同时,又回忆起了《过春天》,身边还是没有几个人看这部电影,于是只好自己再次回味了一遍。

...

在经过师姐的拉片课后再看这部电影仿佛更加清晰了。与别的青春商业片不同,《过春天》没有矫揉造作的视听语言,没有铺天盖地的背景音乐,也没有过于柔焦的梦幻镜头,更没有为了炫技的各种蒙太奇。它是平静的,但又是热烈的。

...

首先,在香港和在深圳的拍摄手法是不一样的,深圳更多的是固定镜头,传达了一种城市秩序应有的稳定。香港更多是手持镜头,晃动,贴近人物,一种挤压感,符合香港这个逼仄的城市带给人的感觉。另外声音也是如此,深圳的声音空间是开阔的,而香港是更贴近。

...

其次,对于青春期的少女描写也是细致入微的。和其他国产青春片不同,她没有那种富贵或者贫穷带来的与周边人有着巨大反差的感觉,也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没有众星拱月的特殊感。佩佩只是一个普通女孩,普通得仿佛是我们身边众多同学的其中一个,正是这种亲近感,才会愈发让人觉得,这确实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从而在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更加容易去接受,这并不是一场梦,是在看一个女孩的青春经历。

...

电影其中的一条线就是她的身份认同问题,作为“单非仔”,佩佩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属于哪里的人,缺少归属感和亲情的温暖,导致她觉得在花姐的窝点一起吃饭的时候也能感觉到温暖。她或许知道做这件事是不正确的,这些人也不全是好人,但是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这种关注和肯定的声音太重要了。佩佩的数次从香港到深圳的往返,其实都是在完成她青春的一次次闯关。影片中她穿过香港到达深圳的分割线是模糊交融的,实际上也就是她在找寻自己的过程中,她也不清楚自己属于哪里。

...

但是当在影片的最后,她带着妈妈登上了香港的山顶的时候,或许她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并且她也彻底完成了她的“过春天”。

...

另外还有一条不得不提到的线,阿豪和佩佩。我在看了白雪导演的采访回答后更明确了一点,这确实不是爱情,是一种青春的荷尔蒙释放,两个人或许互相吸引,但是现实有很多阻力让他们无法把这种东西释放出来,所以一直压迫在心里。这种按耐和忍受荷尔蒙的别扭感,和暗流涌动的情愫,是暧昧最独有的感觉,也是青春期最好的代名词。无论是佩佩将成年但又未成年的年龄,还是佩佩和阿豪的情愫,抑或是他们走私手机的这个行为,都是某种无法定义的灰色地带。灰色地带,对于还没建立起自己人生观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往往危险又迷人,让人忍不住想要尝试,享受这份刺激,同时又提心吊胆,担心会触犯到某些规章制度。

...

最后再来说一下白雪导演自己提到的,关于对影片中的人物略加保护的事情。虽然这部影片相较于其他青春片确实是非常地接地气,质感也真实不含糊,但青春就是朦胧不清的,无法有一个明确答案的。所以“温柔地看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总的来说,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

——2023.8.15

...

|最最爱的青春片目前没有之一 (之前看了竟然忘评分了)

...

台词和语言上很接地气特别是对于广东人来说 有一种青春的彷徨失措和主观视角的迷茫感 特别特别喜欢这种暧昧的感觉 说不清 但又确实存在的粉红 一直弥漫开来 又看不见 摸不着 很缥缈 很兴奋 很梦幻

——2020.10.10

过春天 (2018)7.72018 / 中国大陆 / 剧情 / 白雪 / 黄尧 孙阳最爱的国产青春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