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设想尼采生前面临的痛苦是什么?我想是他对人理性的爱与恨。一方面他发现自柏拉图开始的所谓哲学,所谓理性,这些概念逻辑道理,并不能说出世界人生之真理,它空洞乏味摒除一切细节内容。更何况后与其杂糅起来的基督教伦理道德;另一面他自己又必须借理性来认识自身与世界,必须借语词概念来摧毁理性主义,达到他的哲学思想。

尼采他痛苦死了,他对人类这种生物认识相对性,理性主义放纵的厌恶,对人回归生命本身必要打碎延续的理性主义的艰巨。所以他说人是一种需要被超越的东西。

可恨在于今天概念与理性主义并没被打碎,也不可能被打碎。它仍在塑造奴役每个人,每个人也借这些空洞的概念语词来生活。而每个人运用这些概念语词的用心,则充满矛盾、荒诞、滑稽、自私与恶毒。政府与政客们用它来统治欺骗,商人用它来压榨剥削,知识分子用它们来蛊惑卖弄,教育用它来束缚压制,民众用它来攻击谋私。

《Close 》里的两少年,从小凭借天性互相爱护,陪伴长大。可他们一进去学校,来到集体,就被周围的人用各种概念来攻击,你们是一对吗?你们太亲密了,你是娘娘腔,同性恋。莱蒙就是被这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所攻击,他相信这些,他惧怕别人的评论与眼光。他开始因为这些推开他最爱的雷米,那个他因看他吹着簧管而感动得眼里湿润的美少年。他肯定困惑和伤感,为什么人长大了,就不能和伙伴亲密无间?

雷米更加痛苦且困惑吧!莱蒙一直是我最亲密的人,为什么对我疏远?人若质疑剧情和雷米因此自杀的合理性,我只能呵呵。又是所谓的合理性!我们人类这么天天叫嚷着科学与真理,人类又有几件事做的合乎理性?没有爱人陪伴的人生,你要多过一天吗?不过是孤独的等待死亡罢了。

少年的可贵,在于他们几乎没有被网入概念与理性的牢笼。在于他们的充满元气与本真。在于他们不自觉爱着彼此,却没有世俗的概念、理性与道德阻碍。可少年也是脆弱的,如同影片里的花朵,你不需多少力气就能将它折断。

所以借《Close》我要说,人是一种被自己发明的无数概念逻辑理性所编织的生物,而这些东西并不能触及人与世界的真实。但绝大多数人又天生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不受任何事物操控的,自由自主的。这不是人的双重迷障吗?

其二是我们永远要认清一点,概念理性永远要小于人和世界,不是等于。反过来说就是,人自身与世界永远是最丰富的。但我们透视它的方式,却不能完全信奉理性主义。同样的,我们要信奉直觉、情感与爱吗?也难说,这些与理性是相对性的。信奉意志论吗?尼采的超人与生命哲学吗?也不尽然。但尼采是诚恳的哲学家,他说了几句大实话,“一切都要重新估价”,“人是一种需要超越的东西”,“艺术高于一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对待生命我们不妨大胆一些,反正你终要失去它”,“唯有作为审美对象,此外与世界才是合理的”。

愿人用自身的生命力达成真正的自己,愿人与人不需语词概念,仍能融入彼此,爱你所爱。你看!我用了这么多概念,就是为了超越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