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第一部对于黑泽明完全的借鉴,本作保留了第二部的莱昂内其西部片特有视觉观感与反传统的人物塑造,并以此为基础用更大的野心构建了一部在精神内核上有别于传统西部片的巅峰之作。


本片片名直译为《好的、坏的、丑的》,分别对应了片中的金发、天使眼与图科三人,这三人代表三种不同的价值观,而他们彼此的行为与结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导演对于三种价值观的态度。

金发象征一种有缺陷的善,有别于传统西部片中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形象,金发会追逐利益、会耍小把戏、会做违法的事...但他的善体现在他可以在上尉的暗示后义无反顾的去炸开桥梁,放了数次治他于死地的图科一条生路,又在面对天使眼时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传统西部片的英雄从荒原来,伸张正义后就远离文明,销声匿迹。而金发是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一员,他未必会做正确的事,但一定会做有用的事,他沉着冷静,做事从不拖泥带水,语言上能省则省,他从未杀害无辜者,也许获取利益的方式在如今看来是一种“对恶的纵容”,但那亦是环境驱使下所诞生的一种合理的选择。


天使眼象征一种纯粹的恶,他唯利是图,能为了利益毫不犹豫的屠杀无辜者,乃至给予他利益的人,他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没有做过哪怕一件善举,相较于图科和金发,用来描绘他的篇幅较少,但从军营的戏份中可以得知,他的同类三两成群,在当时绝不算少数,所以他的结局是死亡,躺进坟墓里,连带着他的武器。天使眼更接近传统西部片的反派,但区别在于他并没有那么嗜杀成性,并且在伤兵营地里见到一地伤兵时亦有所触动,这也是他与传统西部片反派的区别。

图科更像是彼时夹杂于善恶之间的“人”。他当然唯利是图,可又不像天使眼那样对外物毫无情感,与金发一同炸桥、在兄弟面前坦露真情都代表他绝不是同天使眼一般的纯粹的恶,但他同时又是个抢劫商店、抛妻弃子的混蛋。他是莱昂纳所描绘的西部时代下被环境塑造出的特有的一种人,就如北军到来时见风使舵的旅馆老板一样,莱昂内用一种反差的、夸张的幽默中和了他恶的部分,使得观众得以对他又爱又恨,也就是作为一个“丑角”区分于传统西部片反派的一个人。图科数次因贪婪而身处险境,又在得到惩罚后继续苟活,就像他所说:“如果你是为了活命工作,为什么又要为工作而死?”,这句话也在某种程度与本片的主题暗暗契合。可以说,图科所作恶行绝不值得同情,但他所内涵的复杂与并未达到天使眼那般极致的恶,正是他作为“丑”而非“恶”的理由。


在本片末尾,“恶”死在了坟墓里,而丑与善继续向着远方前进,像图科这样唯利是图被时代塑造出的丑角与贪婪者永远都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存在像金发那样那个时代独有的一种有缺陷的善。


本片区别于传统西部片最大的一点在于,传统西部片歌颂一种美国旧时的开拓精神,他们以一种在想象中被塑造与美化的英雄形象作为自由国度的精神图腾,他们在蛮荒世界中伸张正义,又在文明的到来后随法律以外的野蛮和暴力一同走向荒野,而本片并未歌颂那样一种精神,更没有塑造那样一个英雄。


从影片开始,导演就极力,渲染着一种颓败的、混乱的氛围。军队的铁蹄踏入小镇,耳边不断回响炮声,医院里尽是肉体与精神双双崩溃的士兵,战场上有数不清的尸骸...以本片上映的日期来看,莱昂纳显然察觉到了冷战中那阵随时可能发展为席卷全球的、令人不安的阴霾,并以西部片的外壳辅以南北战争的历史,将那阵阴霾爆发后可能出现的结果用这部影片传递给众人。


在失序的蛮荒里,诞生了唯利是图的无数个图科,趋利避害的本性促使大部分人为生存不择手段,又因生存的手段而死。无论是金发、图科还是天使眼,以现今的价值观审视,他们都可以说是“恶”,甚至是“大奸大恶”,但放在彼时的环境里,最基本的生存已经成为一种需要极力去争取的权利时,人群只能在踏过战火,在其中寻找生存的空间,而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大部分人的手段绝不会光彩。

这一主题在片末得到了诠释与升华。伴随莫里康内的配乐响起,逐渐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大座不见边际的墓园,未出战场不远处以及对愤怒的草率处理不难让人联想到那些坟墓里躺着的都是什么人。图科在失真的墓园里重复奔跑,追求利益的“人”仿佛被困在一座看不到边界的死亡迷宫中,提醒着众人为利益而展开的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只有无尽的死亡。上尉“送士兵去送死”的黑色幽默与金发“从没见过这么多生命白白死去。”的感慨也说明了莱昂内对那场可能爆发的战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