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媒体上看完了,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分数区间是6-6.5分,现在分数严重虚高,下面讨论一下本片主要问题。
这部电影当年能骗2.5亿票房我认为一是靠蹭舞狮热度,二是靠总有些人没看过香港量产商业片,第一次吃到预制菜惊为天人过于真诚从而具有了欺骗性。所以第一部的观众里只有少数愿意再看第二部了。
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错误路线上努力渲染背景真实性,与此同时还在主角造型上想法太多走了个抽象路线,造成了双重灾难。既没影院受众最想看的特效奇观,又导致人物的抽象形象在过真实背景里丑得更加突出,甚至有些恐怖谷。
第二大问题就是剧情催眠。编剧可能是骨灰级港影爱好者,故事结构就是纯粹的港影预制菜,但在港影预制菜中都算不上一流。
节奏方面,想塞的套路太多导致详略失当,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相遇启蒙线、主角和久别父母的亲情线、主角舞狮团队成员的心路、主角咸鱼师父的心路,乃至主角团队的初露头角,都是好像演了一段,好像又没演个什么就快进到后续了,如有。给人感觉仿佛想塑造点什么又怕片长超时,结果既浪费一堆笔墨又无法引起观众感情共鸣,输两次。
人物方面,只有男主用心刻画了起承转合的人物经历(虽然为了省时长很多都是走的速通流程),其他角色本质都是给男主抬轿的工具人。女主登场闪退只为给男主送梦想,父母打工不回家只为让男主思念有充分的练习动力,父亲更是以身献祭只为给男主追梦路添堵,连早期的霸凌者(粉丝硬洗说不是反派,对主角都拳打脚踢胁迫索财了还不反派,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反派)结局都突兀一转支持男主强行洗白,只为证明男主挑战极限魅力大,太伟大了男主!
爽点方面,为了安置创作团队“表现深度”的野心,港片最大卖点——爽点都拆了。主角初登赛场直接跳过,主要是马上要亲爹祭天了;主角当上总冠军了,但是还得放弃理想打工,唉人生,唉底层。当然这确实会吸引一些喜欢大思考自认为很懂人间真实的人为它着迷甚至疯魔四处出警,但是一般路过电影观众花钱买票只是为了消遣,没人想用宝贵的下班时间看你“唉底层”。
以及主创团队真的太爱周星驰,但又学得很一言难尽,谁能想到本片唯一记忆点(贬义)竟然是一本正经学习港影糟粕的脚臭开挂情节,幸好我是流媒体上看的,不然影院里指定如坐针毡。这个情节设置最糟糕的是完全解构了之前“唉底层”的“深度格局”,因为失意所以要用如此荒诞的盘外招取胜,那不是活该失意吗?所以“唉底层”就是为了合理化作弊和强行插入男主这个外援机械降神?以及舞狮比赛搞成物理打架,就差签生死状了,建议改名《狮王争霸》。别念念不忘黄飞鸿了,你这是正常的现代舞狮比赛吗?这一段剧情完全是围绕主创炫技的需求展开,但是能理解这段烧钱在哪的观众其实是少数,实际就是媚眼抛给瞎子看,花大钱办小事,用十倍成本做出小成本真人片的效果。
最后一个问题是过头的宣发策略。上来就硬刚大众审美基本盘,买营销怒斥有人带节奏观众不行,但人物丑又是实打实的一看就丑,直接给人搞逆反,引起更大舆论反弹。而营销部门又进一步引导把所有不喜欢本片的全打成“被带节奏”“有偏见”,剧情上明明一堆硬伤也不允许说半句不是,敢说就是没看过、故意黑,着实可笑。
商业文艺都想要,结果是两头空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