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果然还是强者的游戏啊,两个nana的爱情悲剧归根到底总结为:我爱你,但你太菜了。要么屈尊得到爱,要么牺牲爱维系自尊。奈奈选择爱,所以保全了一隅温暖的小家,但代价是被巧狠狠践踏尊严;娜娜选择牺牲爱守住自尊,最后除了自尊一无所有。
所以nana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未必不是,要么接受自己的软弱向命运妥协,要么努力修心变强,切忌又菜又贪。在心性上几个男人就是比两个nana要技高一筹:巧清醒坦荡,在事业上勇往直前;泰早早过了情关,理性靠谱博爱;莲就算是男人里最菜的也比娜娜更早产生事业上的雄心,决意去到东京。为什么女人都没事业心只想着被爱呢!这样是最得不到爱的啦!女人什么时候站起来哦!哈哈!
可以找到性别本质主义的解释吗?“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女人天生就比男人重情吗?至少据我观察是这样的。男人重性欲,浅层的需求满足之后就能把注意力投注到别的事物上;女人重情欲,重视到仿佛她们一生的事业就是构筑爱。若是接纳了这套“女人天生比男人重情”的本质主义说辞,就没法把两个nana跟几个男人进行强弱上的比较了,因为男人和女人的起点就不一样。
这里讨论的“强弱”,并不指涉世俗功利主义的价值排序,比如工作事业就是比情爱家庭价值更高的判断;我说几个男人比两个nana强,是基于如何避免悲剧的考量。我的意思是,他们的心性与所采取的人生态度能更好地对抗外部社会的风险,保障生存,守卫关系。要是大家都成熟如巧和泰,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如果大家都跟两个nana一样,可能会没钱吃饭。
但再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所谓的“男人心性”才能更好地对抗命运和外部世界的冲击呢?Because the world is designed for man! 哈哈!东亚顺直男权社会!任何微观个体间的悲剧!归根结底都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错啦!
奈奈与娜娜,妥协与抗争的双女主配置其实并不少见:少女革命中的安希和欧蒂娜、乃至钗和黛......她们都生活在爱的不可能性中,因为真正的爱必然包含对彼此尊严的保全。几乎是必然地,选择抗争的人活得更难受,死得更惨。奈奈和娜娜不属于知识分子,几乎没有性别意识的自觉,只是根据自己本能的情欲与自尊来行事,但她们却意外呈现出女性典型的两种生存方式和结局。我真的疲于再谈女性主义,但一旦涉及爱情题材性别视角又太难以忽视,即使这部作品有太多别的复杂的面相。
莲的死,非常好!我非常喜欢这个情节:女性的生存困境最先牺牲的是群体中最温柔脆弱、共情力最强的男人,因为当一个男人真正爱上一个女人,他必然要分担她所面临的困境,无论这困境是现实生活的艰难抉择还是源源不断的精神压力。莲真爱娜娜,他是为娜娜而殉死的,但不是为了爱殉死,而是为了彼此的尊严殉死。如果能只有爱而没有尊严地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复合也不会那么失败了。其实一起殉情对你们来说是很好的结局。你们追求的感情太完满,是一种朝得爱夕死可矣的感情,是无法持续的。谁试图去维系它,谁就会被逼死。凡人之间那样完满的爱并不符合神的愿望,这种爱只能由神明给予。
若为尊严故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