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摄影师朋友和我分享过一个如何分辨烂片的方法:
如果看一个预告片的时候就基本能看到所有剧情和亮点,那这就是一部烂片。
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屡试不爽。
每个像漫威/迪士尼这种大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在上映之前都会举办多次内部试映以及媒体放映场,所以一部电影的好坏制片厂心里是心知肚明的。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依据这部电影的好坏来制作一个最能赚钱的营销方法。比如漫威工作室早就知道《美国队长4》不好,于是他们早早就把红浩克的片段放到预告片里,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放的话会有更少的人去电影院看。

看《雷霆特工队*》之前其实对其满怀希望,因为我坚信哨兵不是最后的反派;《复仇者联盟:毁灭日》官宣了哨兵的回归——所以我坚信雷霆特工队对战哨兵一定是在第二幕,然后第二幕结尾哨兵改邪归正加入雷霆特工队然后第三幕大家一起对战更强大的敌人。

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这部电影也是一个预告片就能看穿的电影,是一部烂片。
能看出漫威工业水平真是下降了不止一点,节奏慢得不像是类型片,大量的废戏,对剧情推进和人物塑造起不到任何作用;角色塑造更是严重失衡,为了捧寡妹加了太多废戏,反而幽灵、美国密探、巴基的人物曲线却不饱满了,尤其是幽灵,出场性格塑造就不明确,到第三幕救人的时候更是感觉很突兀,她的曲线根本就没达到向救人的英雄的转变;最后又是上伐木累价值观,太土太突兀了。动作戏更是毫无记忆点和创意,少而糙,也就巴基的几个动作能看;打哨兵那场堪称灾难,特效、声音一团糟,特别僵硬。第三幕居然又是嘴炮不说,这种精神空间具像化的情节也太电视剧了,我一下梦回CW《闪电侠》了。嫁接的喜剧类型也非常低级,就是搞反差——最简单也是最低级的喜剧类型,这么多性格迥异的角色真的是浪费。

最后更是没有结尾?这个真的太令人震惊了,这么大制作的电影第三幕决战之后居然没有一个收尾,比如瓦伦蒂娜和新复仇者的一些互动和后续、巴基的议员身份、女秘书的后续、纽约被虚无变成黑影的后续,统统没有,在大战结束公布新标题之后就收尾实在是太草率了。
最后彩蛋也很是敷衍,虽然大家的新制服真的很好看很帅我很喜欢,但是居然一个客串也没有,要么美国队长要么神奇先生要么其他复仇者,片子都这么烂了最后彩蛋来个熟人新人露个脸让粉丝嗨一下都不行吗?
另外,从《黑寡妇》到《假如…?》,里面的俄罗斯角色形象塑造实在是太纸片太刻板印象了,上来几个符号加口音往上一放就俄罗斯人了,反正俄罗斯不是目标市场也就不用管俄罗斯观众了是吗?你们迪士尼尊重多元、文化平等的价值观呢?难道是不适用你们市场覆盖不到的地方吗?
还有模仿大师上来就领盒饭,更是经典的自己打自己脸。个人猜测是为了在后期换成所谓的“真正的”模仿大师——也就是男模仿大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实在是太无语了——既想照顾美国下沉市场基本盘,又想照顾白左精英,既要又要。你要是决定了颠覆漫画形象就贯彻到底,中途放弃吃相太难看了;更何况性转或者颠覆漫画形象的电影角色有不少好的先例:古一、以及这部的幽灵,都是男转女,因为自己没塑造好角色加之红脖子粉丝不同意就换,还是太没骨气了。

最后,提一个漫威一直以来的bug,现在宇宙做得越来越大,角色越来越多,光是纽约一个城市就已经集中了不少超级英雄了:奇异博士、蜘蛛侠、凯特·毕肖普、夜魔侠等等,发生了像虚无把全纽约变成影子了这样的大事都没人出来一下?还是都变成黑影了?太不合理了。感觉这个事件可以做成一个类比“烁灭”一样的大事件,在决战之后的收尾部分用新闻报道之类的提一下,但是什么都没有。这些都是宇宙越做越大之后不得不考虑的事,要不然观众难以沉浸在这个电影宇宙里,这也只能凸显出漫威现在做工的粗糙和草率。
这部电影看的是个提前场,最后赠的杯子质量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