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金

老实讲,看完以后我有一些不舒适感。

主要是张译把父辈那种大男子主义、拧巴、好要脸面又有些不靠谱的特点演绎地太到位了,让我仿佛回到了儿时那段说不清是喜还是忧的岁月。

...

尤其是石振邦为了给芊芊上户口,又拉不下脸皮求前妻,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前妻和他复婚。让人直叹着实拿捏了东北糙老爷们的精髓。

好在这部戏并不是为了表演东北男人的生活,而是讲述一段意料之外的父女兄弟情缘,倒让人有些意外的感动。

石振邦和杨武为了追讨欠款,和欠款人的女儿芊芊待了三天,然后处出了感情。

在确定芊芊有可能被拐卖的时候,石振邦一个人单枪匹马去福建把娃又抢了回来,自此三个人成了“难兄弟”。三叔、四五叔和老六,正式一起搭伙过日子了。

90年代的东北真的挺苦的,但是机会也挺多的。

...

像石振邦、杨武这种,愿意卖力气、好好干活的人就一定能赚到。所以,他们的日子是逐渐宽裕起来了,杨武为了能合法收养老六芊芊还娶了媳妇。

蛮喜欢电影里对这一段的展现,这应该是最接近我家乡环境的一部片子了。很有东北冷冬生活的色调和东北人特有的咋呼风格。

不管前缘如何,石振邦和杨武为了能给老六芊芊一个合法的家庭,一个能上学的机会,确实做了很多努力,也逗了很多乐子。

石振邦与杨武的兄弟情是因为一根被扯掉了的中指,和老六芊芊是因为欠款。他们算是阴差阳错成了一家人,是自己选择的亲人。

芊芊在海边问石振邦“什么是监护人?”,石振邦说“就是把你当宝贝的人。”

人与人的情缘有时候就是这样的随意又刻意,明明没有啥牵连,就莫名地拴在了一起。

...

因为多了一个女娃子,让石振邦和杨武都变成了特别有担当的人。为了娃能上户口、上学,努力的找人、找关系、赚钱等等。

电影中间那一段时间飞逝的父女们相处的情节真的挺动人的。特别是每次杨武出了个不大聪明的主意,石振邦就会立即丢下手里的活计去执行,又搞笑又温馨。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以为是个讨债的电影,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部体现没有血缘的亲情片。

平时的观念里,人们总是觉得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称之为亲人。这部电影告诉人们,用真心对待的人就是亲人。

石振邦、杨武和芊芊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各种牵绊和选择,让他们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

...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

写于2023.11.15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