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内心觉得挺愤慨的,又觉得是因为自己没读懂了啥,少明白了啥,于是稍微看了一下别人的影评,看完后消减了些许,但仍愤愤不平,仔细想想,好像我愤慨的本质原因是,我对题目问题的回答为:要。

其他人的评价,多半从社会的角度上,阐述包庇真凶的社会环境,阐述汉城警官渐渐变得偏执的过程。这些说法确实有道理,但,我实在是还是有些奇怪,为什么这部影片评价这么高?其它有些电影也不缺这种表现、描写啊。我只给三个星,这也是我为什么还要单独写一影评(几乎都是好的长篇影评),第一次为三星电影写。

有人看完说凶手不止一个,我觉得这里电影的刻画太潦草了,不止一个的话,为什么小白脸总是在那些个夜晚莫名其妙点歌?为什么当晚没有不在场证明?警方问话只以“我忘了”为由终止?又恰恰有一双柔嫩的手?但是如果凶手只是他的话,为什么DNA匹配不上?为什么奇怪的男子半夜跑到案发现场做不雅的事?完全没有办法回答这些,我估计拍电影的人也没有办法回答这些,尽是疑惑,满脸的矛盾。刻画这么多的矛盾是为了干嘛?没办法了,我只能坚信从头到尾凶手就只有小白脸了,他至少杀了最后的小女孩。

如果说,上文的这些矛盾,逼疯了汉城警官,让他慢慢变得偏执起来,那么我觉得这反而是一件好事,我宁愿他,变得偏执,换作是任何一个正义感满满,共情感满满的警官,到最后看到小女孩更加残忍地被杀害,丢掉理智反而是一件正常的事,因为他是人,也是天使,而不是冷冰冰的恶魔。他从恪尽职守到想要滥用私刑的改变,在我这是说得过去的,换我也可能这样,换你呢?你愿意这样吗?还是冷冰冰地说,还是不吧。这些我摸不着头脑的矛盾,我并未看到任何合理的解释,似乎是导演用来刻意逼疯警官的手段,我看来这并不合理,但最后我会认可他的改变。

回到题目的问题,我产生悲愤的原因就是,我似乎亲眼看到了一场凶杀案,凶手十恶不赦,却似乎被电影保护得好好的,我真希望警官最后开出去的几枪能打中小白脸,或者是有火车能撞死他,但并没有,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吧。

我会亲手写死一个逍遥法外的大恶人,即使有失误的风险,即使会有潜在的社会风险,因为被害者的痛苦在我这实在是太大了。

综上,抛开艺术的描写多好不谈(因为其它电影也有),影片的各类奇怪矛盾,以及最后给予我的悲愤,让我足够给出三颗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