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由新锐导演刘江江执导,朱一龙、杨恩又主演的行业电影《人生大事》正式登陆院线。本片节奏轻快,笑泪并存,笔者在观赏过程中耳畔不断传来现场观众们的笑声和抽噎声,可能正是这个缘故,本片在点映阶段获得了淘票票9.7分的好口碑。

当然,大部分电影在经过一番口碑较好的前期点映后,正式上映总免不了一些争议,本片也不例外。本文将围绕着风格、叙事技法、主题,对电影《人生大事》的优缺点进行品评。

...
1.泪与笑,构成风格的两大要素

这是一部充满温情的影片,由多种元素共同调配,泪与笑是构成风格的两大元素。我们看过许多笑泪并存的影片,如《大话西游》,如《美丽人生》,这些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的电影,它们的结局是催泪的,但观赏过程又是欢乐的。因为有泪,所以深刻;因为有笑,所以治愈。泪与笑的结合,使得影片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让观众在体验过程中忍俊不禁,但看完后唏嘘不已。

为达到笑泪并存的艺术效果,导演在片中极尽所能地引用了大叔萝莉、底层人民、传统行业、父女情等母题。

男主作为一个失意的中年大叔,女主又是个活泼可爱的小萝莉,这种大叔萝莉的对手戏一向能为影片增色添彩,如《这个杀手不太冷》《姜子牙》《你好,霸王龙》等。加之齐天大圣与小哪吒的比喻,又使得二人的互动更加有趣。

...

萌娃的可爱多半体现于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反差上,如张口闭口“老子”自称,不爱玩捉迷藏却喜欢打麻将,当这许多中年人的习惯特点出现在一个年幼儿童身上时,巨大的反差产生出巨大的萌点,让观众喜爱不已。而与萌娃的活泼相对应的,便是身边总得有个不苟言笑的大叔。当大叔一脸严肃地做着一件事时,身边的萝莉却因自己蠢萌的行为产生闹剧,把大叔坑了一把,大叔发火了,观众们都笑了。而大叔与萝莉之间从相互嫌弃到不离不弃,这一系列情感变化也将随进度条的推进带给观众水涨船高的感动。

本片作为一部行业电影,讲述的是殡葬师莫三妹的跌宕人生。贫困、坐过牢、戴过绿帽、中年危机,一系列经历塑造出一个底层人物的逆境人生。殡葬师这一行业算不得光鲜亮丽,但它又是一个传承多年,有着文化底蕴与哲学意味的行业,它的争议、不光鲜造就了从业者的困境;它的传承意义又造就了从业者的高尚品格;同时,殡葬作为一个现实中固然严肃,但在影视作品中又能大幅调侃的题材,在《爱情公寓3》《钢的琴》《羞羞的铁拳》等影视剧中都曾有过搞笑的先例,放在这部电影里同样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然而,本片毕竟是一部讲述殡葬题材的电影,殡葬不可如上述电影那般单纯只为搞笑,否则于主题便是不敬。导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笑点与泪点之间寻得一个平衡点,达到冰火两重天的惊人效果。

如片中殡葬师利用小女孩来煽情,博取死者父母的同情心,成功做成一笔生意,以及之后女孩在骨灰盒上画画,这一系列情节都带来了幽默风趣的喜剧效果,影厅里一片欢声笑语。

...

而当死者父母看着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孩小文时,眼中流出真挚的泪水,他们抚摸着小文的脸颊,想起自己的女儿,他们抱着小文失声痛哭,我们很难不为之动容。即便殡葬师说过不收钱,但死者父母看到小文,依然坚持把钱塞到殡葬师手里,说出一句“这是给孩子的”时,满满的父爱母爱溢出屏幕,让不少观众泪眼婆娑。

至此,泪与笑便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治愈链。

2,故事碎片➕快节奏

影片宣传时期,有网友反映“喜剧性不够的社会话题现在都不看好,大家想看爽的”,对电影的市场前景表示担忧。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好在导演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因此本片中笑点占了七成,泪点只占三成,且通过轻快的叙事节奏,使泪点部分点到即止,让观众感动之余不至于压抑。

本片并没有一条贯穿始末的主线,而是由许多个生活片段组成,这些生活片段即是本章小标题所述的“故事碎片”。

笔者进场晚了20分钟,是从男主两位好友名为开导实为扎心的对话开始看。尽管前头错过了20分钟,却没有产生丝毫观影障碍。除了那番对话能够提及前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整部电影都是由故事碎片组成的。说得通俗点,别的电影是用两个小时讲一件大事,而这部电影是用两个小时讲一堆琐事。而承接这些琐事的,恰恰就是前文提到的快节奏。

帮死了女儿的年轻父母办葬礼,女孩大闹灵堂,给活人办丧事,给仇人做遗体整形,送女孩读幼儿园……影片由许多小片段组成,这些片段彼此之间并无多少关联度,即便把顺序打乱依然可以自圆其说。每个故事碎片都是由一个难题开头,中间都是一场喜剧,而结尾都是催泪的。可在快节奏的驱使下,每次眼泪还没流到下巴电影就进入到下个篇章。

当然,篇章之间的过度亦是讲究。譬如女孩大闹灵堂,引出老爷子要男主一个月赚到30万的难题,从而无缝衔接为赚这笔钱给活人办丧事的下个篇章,过渡自然,毫不生硬。

...

此外,快节奏还帮助编剧在不知后续剧情如何写时,起到机械降神的作用。譬如男主将养女送还给亲生母亲,遭到室友指责时,室友骂够了,男主哭够了,编剧也写够了,不知这场戏接下来该怎么往下写了。于是,快节奏的作用发挥出来了:突然接到大姐电话,老爸去世了。如此一来,送走养女这段戏便在一个电话里轻松过渡到下个篇章。

不难看出剧本在套路上有些取巧,但好在衔接顺畅,给人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父亲葬礼的结尾,不出所料地又用上了同一个套路:接到女孩母亲的电话,孩子失踪了。OK,剧情又从父亲葬礼过渡到新的篇章里了。

对于多数观众而言,轻快的叙事节奏往往比沉重、拖沓的叙事节奏要来得喜欢,这不仅体现于影视剧,即便在京剧、越剧等传统舞台艺术中也是快节奏的更有人气。

然而,对于一部剧而言,慢节奏是和快节奏一样重要的。虽然多快少慢会提升娱乐性,但过度推崇快节奏便会产生剧情详略失调的副作用。

《人生大事》每个片段都有泪有笑有看点,彼此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很顺畅,美中不足的是剧本似乎没有明确的终点,只是像无限套娃似得一环再一环,缺乏涵盖整个文本的高潮低谷。以至于进度条拉倒底了,要结束了,观众还浑然不知,眼巴巴等着电影继续往下翻,结果屏幕一黑字幕升起,观众心里一懵:噢,没了?

3,行业电影的中心和主线

一部电影可以没有主线,但不能没有中心。如国庆三部曲、《光阴的故事》等集锦电影,它们都是由若干个单元组合而成的电影拼盘,都不具备贯穿始末的主线。然而这些电影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中心,即整部电影的大标题。以国庆三部曲为例,无论播的片段是《乘风》还是《诗》还是《鸭先知》还是《少年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主题,那就是影片的标题《我和我的父辈》。

...

而在《人生大事》这部电影里,由于导演过于追求体验感,缺乏对主题的深入刻画,导致中心偏移。《人生大事》本该是描述殡葬师这一行业的,父女情本该是点缀,却本末倒置使得父女情成为主线,行业元素成为了附属。

说到行业元素,近年来行业电影虽多,但其内在构成却是各有参差。笔者看来,行业元素主要分为两点。其一是行业知识,其二是行业精神。

2020年的《沐浴之王》把行业知识讲得面面俱到,但行业精神并没有得到体现,片中主打的兄弟情和搓澡这一行业并没有什么关联。

2019年的《烈火英雄》把行业精神刻画得深入人心,但行业知识只浮于表面。

相比之下,2019年国庆的《中国机长》在行业知识与行业特点上倒是做到了两全其美,可惜剧情又单薄了点。

《人生大事》在行业特点与行业知识上算是取得了平衡,可惜二者都较为平淡,影片的中心更侧重于养父和养女的感情上,殡葬只是培养父女感情的媒介。但到了结尾,画外音继续致敬“种星星的人”(殡葬师),这就像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写离题了,赶紧在最后分钟把结尾绕回到标题上来,难免显得有些前后不搭。

...

《人生大事》的前身是导演2019年在平遥电影节上的入围作品《上天堂》,片中的殡葬店名字就叫“上天堂”;电影的片尾曲叫《种星星的人》,片中女孩的图画以及结尾都有提及这个概念。相信正式名出来之前,《上天堂》《种星星的人》都曾是导演考虑过的片名。但为何最终叫《人生大事》呢?导演没有官宣,笔者个人猜测,或许是想通过这一片名烘托殡葬事业的格调。只是在殡葬主题和父女情感上应当结合得再巧妙些,不然的话二者即是分割的两个主题了。

4,结语:理论与实践需结合

通过《人生大事》这部电影,笔者感觉刘江江导演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各种流行元素,集百家之所长并把各种手法施展自如。他就像《圣斗士星矢LC》当中的狮子座少年雷古鲁斯,作为一个新人,他有一定的天赋但经验不足,能将各类技巧学得有模有样,只是实际操作当中由于经验尚浅,没能将火候发挥到极致。

笔者在前文所提出的几个分论点,相信以刘导的敏锐他自身也是能够察觉的。他的理论基础与艺术敏感度都是较为扎实的,所欠缺的便是一些实践经验。期待刘江江导演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不断实践,提升自我,带给观众更多优质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