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是一部很棒的作品,所以值得观众格外认真、苛刻的审视。

我看影视不常做女性主义批判,但是回头看,发现这个缺陷实在太过显眼:未能摆脱父权视角的束缚,往往无意识、无恶意地丑化了女性人物、美化了男性人物,也就是扁化了所有人。

这种偏差之所以值得注意,不仅仅是性别论战的缘故,更是因为这种偏差使得我们离真相更远。

先是,女性的被扁化。

沈墨:前面下手那么狠,下定决心要逃离桦林重启人生,听说小男友不一块走了——跳河自杀,被小男友拯救、把小男友害死,一辈子对小男友感到愧疚。

(还有一个,亡命天涯近20年,怎么就心甘情愿地进局子等枪毙呢?——好吧可能是审查的缘故)

罗美素:前面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母亲形象,儿子死了就自杀了。

黄丽茹:厂长情妇、龚彪妻子(已离婚),人生可以总结为——伤害龚彪、被龚彪原谅、被龚彪拯救。

殷红:协助香港商人诱奸无辜少女,这个少女还是她朋友。

潘巧云(刘琳饰演的角色):看上王响哪了?

可以总结为:善于轻生的、等待被拯救的、传统的、自私自利的、眼神不太好的女人们。

还有,男性如何被浪漫化。

王响:在王阳死之前一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但王响在剧集中怀念儿子、寻找真相,这些又将他塑造成一个伟大父亲的形象,几乎将他之前对待儿子的专制、愚钝、自以为是都抹掉了,甚至全都浪漫化为对他的爱。搞得观众再审视这个父亲时,也只能说一句,唉,他当时真的不懂。

龚彪:只说龚彪最后同意结婚、净身出户,把丽茹感动得一愣一愣的,略过黄丽茹跟他日子过不下去的原因——但这很重要!事实可能更接近于,龚彪只在这个节骨眼做的很高尚,但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的表现则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马德胜:对嫌疑犯动用的私刑被浪漫化——我们重新想想,警察不按正规程序对群众使用暴力这件事对吗?应该被正当化吗?

可以总结为:所有外貌不拘一格的、专制的、自以为是的、公私不分的缺陷都可以被浪漫化的男人们——一种男性专属的、”红猪”式的浪漫。

(但这些人确实都挺好,蒽)

这么一对比,创作者对两性的态度实在是有些恶劣。但很有可能,这种偏见是创作者无意的,或者说,这种偏见存在于创作者的潜意识中。

无知者无罪嘛。那么,就不能说创作者是“坏”,而只能说他们“蠢”咯?

创作者多多少少要看一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嘛,不仅仅是为了尊重女性,也是为了正视男性,正视真实。

当然,女性主义只是看待事物的一种视角,仅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剧也是单一、狭隘的。

总体来看,我挺喜欢《漫长的季节》,叙事好,摄影好,表演好,音乐好,和《隐秘的角落》一样在审查允许的范围内做出了最好的中国现代史书写。我全文都在批评,但还是给了四星好评。不过下面除了上面的批评以外,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

1. 节奏确实慢——不是和短视频对比,而是和绝大多数优秀剧集和电影对比,其实是可以在不影响观感和表达的前提下加快节奏的。每集时长有点太任性,每集都在1小时朝上,第11集都顶到快俩小时了。另外有些豆友是不是有毛病,说节奏慢就是人格被短视频侵蚀了啊?一般电影节奏也没这么慢啊?大家习惯看电影了不行吗?

2. 沈墨杀大爷的情节为什么不拍?多大快人心啊!怎么就只有一具尸体草草了事了呢?能不能让沈墨说着超级变态残酷的台词把刀子慢慢插进失去战斗能力的大爷的身体然后轻轻扭动刀子让大爷痛苦尖叫求饶疼痛而死我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