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r. Infamous,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提到「亲密」,或者「亲密关系」,大众往往会率先想到情侣、夫妻,其次,才可能是女性密友。

这些词语本身的柔和、亲近、私密乃至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妥协性,注定了其在纯男性群体里被排斥、被遮蔽的规则。事实上,哪怕一对男女已经走到婚恋阶段,「亲密」依然是公众场合无法全然释放的半禁忌举动,无从在明面上彻底消弭两种性别之间的紧张矛盾。

那么,当这样的词汇降临到两个男孩身上,即便是在思想开放、包容的比利时,或说西方,我们也能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这种感觉与当下对错无关,但是与人类近乎残酷、愚妄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有关。

...

而《亲密》里两个方才十三岁的男孩里奥和雷米,尤其是里奥,对此有更强烈的体会。这部拿下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且完全有资格夺下金棕榈的电影,就相当敏锐地以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作为故事、情绪、人生的分水岭,展现出九零后导演卢卡斯·德霍特过人的犀利才情。

电影开篇,《亲密》在用最大的诗意与最柔的韵律来体现他们二人的亲密。出双入对,形影不离,背景是看不到头的花田草地,是满泻的阳光,是房间墙壁的朱色,是始终活泛的笑声,是仿佛永不终结的童年。

男孩与男孩的相处,奔跑,追逐,打闹,军士与兵的游戏,常规操作下的指定快乐,一概不少。但是《亲密》有意思的地方,是罕见地,要同时甚或是重点展示他们的缠绵,譬如拥抱,相视而笑,贴身睡觉……一切与情、性无关,干净纯粹得宛如两只幼兽依凭本能来表达喜爱与信赖。

...

镜头尽力疏离,但是会构架出非常亲密的童稚观照。电影也是在用童真、纯洁,来抵御所有外界「不得不」或「不自觉」背负所谓传统范式的质疑。这时候导演轻灵的审美,发挥了极大作用。

但在这过程中,「亲密」渐渐滋生「不安」。正因为他们太「亲密」了,几个并无恶意的女生当面八卦他们是否情侣,里奥从矢口否认,到以没有牵手、没有抱在一起这些标配动作来反驳对方的主观猜测,再以女孩才是天天这样来占据男孩的理论高位,最后却只能弱弱地以「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来试图奠定一点合法性。

...

这套应对逻辑非常典型,里奥在措手不及时尝试拨正论断,却恰恰动用了深柜的脑回路。不是说他一定有,或者有必要有同性倾向,在这部电影,在这个年龄层的孩童群体里,都是如此。这里强调典型,更是要凸显下意识的深层逻辑以及社会规范,已经驯化出同性倾向被主流抛弃,甚至绝不可取的古板、落后观念。

有两点很应该看到。一是同时在场的雷米,虽然始终一言不发,但是他对同性情侣的揣测非但没有厌憎,反而有一点无所谓下的小兴奋,因为他把「亲密」认定为友情的充分象征。但随着里奥据理力争,这种兴奋渐渐熄灭,预示着他此后会愈发深切地被里奥拉开距离的举动所刺伤。

...

两位密友的不同态度,以及这段友情关系中里奥显而易见的主导位置,也终将会把介怀心态引致的后果扩大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而他们当下的反应与日后的抉择,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了他们传统男女的角色分工。

另外一点值得留神的地方,就是女生的反应。当里奥说女生才成天做着亲密举动时,她们是笑着进行了示范,表示这再正常不过。从我们的现实观照也不难发现,女性善于,也习惯于表达亲昵,哪怕亲密行为有时会被视为抱团取暖式示弱的征兆。

...

里奥的性别意识,就是在这场谈话里突然强烈竖起的。对他而言,因为亲密,所以不安,也因为不安,放大了亲密的负面观念与影响。界限感、分寸感,开始以一种模糊界限、消解分寸的形式在发酵。

如果说男性群体间更多是竞争关系,那么女性则是协作关系,竞争意味着权力竞逐、独立、秩序,协作意味着齐心协力、亲和、公平。

原本里奥在二人同性群体里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假若公然承认对雷米的需求,那么就会削弱权的分量。要是把二人并置,让权固然表示珍视,但也表示他似乎要转向女性思维。

...

他深陷一种对自身男女性别的模糊指认状态,但是非但没有人能够点破,反而加速构成刺激。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复盘里彼此交际的点滴,童真的迅速退潮增加了彼此亲密的羞耻感,如同夏娃吃下禁果后引发性别与性的思虑,他拒绝肢体接触,减少同场机会。

最幽微的一幕,是头一天大家还可以在私密空间共享吹奏双簧管的快乐,但第二天,当雷米上台表演时,就有些不在状态,而约定要在台下喝彩的里奥,也没有呐喊。未必不可以说乐器在某一瞬间,镀上了谁也未曾想过的禁忌性元素。

...

这让里奥想要更快摆脱这一心理状态,他拼命归入主流,譬如选择坐拥人数、力量、校园/社会地位的冰球这项绝对的男性运动,来压制流露出来的女性/同性恋的倾向与成分。

故事发展下去,雷米沦为孤独的少数派,在巨大的落差中自寻短见,而努力跻身主流的里奥所背负的内疚里,包含以非我杀死本我的恐慌。

他是如此迅疾地跳到下一阶段,即男生不再以亲密来表达亲密,对应海报,则是二人以近乎情侣的姿态在拥抱,但是他脸上的神情不是欢乐,而是迷蒙。导演德霍特提到过心理学家妮奥比·韦的研究成果,十三岁的男孩可以跟朋友吐露衷肠,但再往后,维持亲密关系是越来越不可能的任务。

...
导演与海报

里奥与雷米都在这个转变的年龄当口,当然并非偶然。可以说,德霍特需要重新寻找「亲密」的表现与分界,也需要以私密角度,将自己一分为二地化身里奥和雷米,重返留给自己无数苦困情绪的中小学。

拍私人电影,是他对过往不安的一种逼视、反思与破解。这起点,一如两个孩子,是开始建立个人身份认知。大众对主流下意识的靠拢,是对自我的调整,也是对自我的修剪甚至扼杀。

他的处女作《女孩》,主角就是一个想要变成女孩的男孩,于是去做荷尔蒙治疗,学芭蕾,以一种后进生的姿态在弥补失去的「女孩」时光。

《女孩》

非常特殊也非常微妙的一点是,社会规范与传统约束自然具有一定阻力,但电影构建了一个异常包容的空间,这以父亲的表现为代表。当外界的负面影响被压缩到最小,主角需要面对的自我认同之战就占据了最大空间,最终血腥程度之剧烈,把个体复归所有认知的核心位置,这也是LGBTQ+电影里罕见但本原的视角。

《亲密》是紧随其后的作品,对私密体验的探索也延续了下来,尤其是里奥的内心波澜,从明亮到悲痛,再到正视并寻找缓解。他与雷米的摒绝是相互的,而亲厚的家人自此成为难以穿透心防的力量,相当于他主动走到了单打独斗的境地,以此私密应对自我身份的构建。

自打悲剧发生,电影后半程在断崖式的频繁反高潮里,几乎是孤勇甚至固执地谢绝包括观众在内的探视、援助,乃至最简单的参与,这加大了不安感的释放,也加快了分解。

儿童电影在这里,就越来越表现出非儿童的意味与价值。

视角刻意的童稚化,借了年龄的退守制造反应上反差的强力,越浅白,越原初,也就越深刻,越超越。

从《女孩》到《亲密》,从自残到自尽,主角年纪变小,但应对的事件愈发惨烈,背景里的男权社会愈发飘忽,充斥的有毒的男性气概也愈发难抵。雷米选择彻底断绝,里奥选择刻意迎合,花田的绚烂柔和在冰球场的冰冷刚硬中迅速凋敝,几乎是要到最后一幕重回花田的自洽,方才得到摆正自我的平和。

孩童对无名状困束的高度敏感,让人在绵长的忧伤里感知挥之不去的悲哀,也更能体会到空气中兀自弥漫的毒性,这种源自男权的具有排他性、傲慢性的有意或无意的阳刚倾向,构成了比想象中范畴更大的伤害。

许多同志电影都有意还原这种很难被大众察觉的创伤。

与《亲密》同期的《恶作剧》,延续了马可·伯格前作《跆拳道》那个堪称男色天堂的集体生活图景,各种打着恶作剧旗号发生的仿同性恋玩笑,过火得逼近盛大性幻想,但最终强调的直男身份,把流露出来的对非直男的厌恨与恶意,放到无穷大,形成反杀。

《恶作剧》

轻松一点、暗讽一些的电影也很有力量。像《哥们儿》那样,一对情人在床上亲密,模仿的运动是「摔跤」。

这项运动的矛盾性就很有意思,紧身衣物与贴身纠缠,这种同性亲密因为刚强的体育竞技属性,成为大庭广众之下少有的能被悦纳甚至崇仰的纠缠。所以这种悖论般的遐想被移植到一部充满讽喻的同志电影里,就格外意味深长。

《哥们儿》

《亲密》的冰球,装备营造的壮健幻觉,男性集体的游戏与正面的碰撞,区域焦点的汇聚与地位的宣示,是另一种主流文化中的「摔跤」。又因为群体属性,带来更大的安全假象,以及更强的同化压力。

对于孩童而言,这是尽快塑造社会形象、找到社会地位的举动,标示立志长大成人,甘愿藏匿自我,享受被男权社会赋予的安全保障,甚至参与对非主流的集体扼杀。孩童带有真理属性的审视,以及不自觉更不自知的「助纣为虐」,增加了电影的寒意,也增加了电影鞭辟入里的力度与范畴。

因此《亲密》也很像一个环境更干净、条件更充分的试验,光是纯度就足以领跑。

何况导演穿过了酷儿身份的彷徨与伤痛,以更敏感、更残酷的挣扎,来构造孩童对抗成人、个体对抗大众、私密对抗法则、边缘对抗中心的书写,这种探索,绝不只是同志电影在当下的急迫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