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过一篇对主创人员的采访,采访中有透露这部作品的剧本是经过了几年的打磨,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延展和重构,把一篇只有几万字的中篇小说扩充成四十多集的剧本,主创人员的用心观众是可以体会出来的。这样用心的、尊重观众的剧不应该因为男主自带的所谓“流量的原罪”而被打压,埋没,更何况这部剧他贡献了让人刮目相看的精彩演技。

这部剧吸引我入坑的点是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先导片,尤其是男女主在初识阶段的舞会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一齐说出的那句“我,平等地歌唱男性和女性。”在这个片段里,你能看到两个人眼中的光,感受到情愫的流动,这种处理太高级了,而《叛逆者》中对感情线的处理多是如此,隐忍克制却又闪烁着那个离乱年代特有的浪漫迷人。

...

另一处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彼时用伪装身份助教“徐立文”来接近朱怡贞的男主,在谈起自己的童年时引用了一句杜甫的“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用来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自己的家乡。这句诗平实、幽远的意境也贴合了男女主当时的心境,两个人享受着生命中难得的也是最后的平静、安宁。而就像后来的安史之乱彻底摧毁了杜甫平静祥和的江村生活,后面两个人的命运在家国巨变、历史洪流的裹挟之下也无法再回到原本的轨迹上。再见面之时,他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大学助教,而是面前这个卸下伪装的军统特务,尽管两个人心里都知道在那短短的相处中,相互的吸引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共同关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

再次见面,已隔经年,两个人在机缘巧合下又有了短暂的交会,这也正暗合了左秋明说的那句“只要我们在一条路上,总是会再见的”。是啊,尽管两个人仍属于不同的阵营,但此刻都是走在一样的抗战救国的路上。经过之前的背叛、误会和分离,再次因为共同的信仰而产生交集的两个人,互相扶持,舍命相救,也由此经历了第二次的分离。这两个人像是历史的洪流中的两片孤舟,在湍急水流中有了短暂的相逢,却又迅速地被冲散。

...
太喜欢这部剧的色调和构图

另一个打动我的片段是在香港码头的匆匆一瞥,朱怡贞戴上了他们之间具有纪念意义的蝴蝶胸针,林楠笙在人群中找到了朱怡贞的身影后眼睛中闪烁的光。尽管心中满是不舍,还是挥挥手示意让她赶紧进船,仿佛他们之前并没有经历那些生离死别,只是寻常的一次送别。他们只要知道对方活着就好,就足以支撑着彼此继续走在追求信仰的那条路上。

...

这部剧还有太多这样打动我的细节和片段,一个个闪烁着人性光芒的角色,用心的舞美和配乐,是配得上这么高的收视率的。就像剧中主角口中的“我,平等地歌唱男性和女性”,我们也要公平地赞美所谓的“流量演员”和“实力派”,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