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可以从心理学来理解这部影片。弗洛伊德把快感变迁分为五个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青春期,12岁到20岁,性能量和攻击能量都爆炸般呈现。我想《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之所以是青春电影,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心理学意义上青春期的特征。可以说,性和攻击性的释放撑起了这部电影的两个主要内容,电影置身于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中,一系列道具都有很重要的寓意,比如望远镜,象征着一代人在偷窥中不断成长、不断释放自己。还有就是穿着红泳衣偏胖的米兰照片,象征着无论是理想还是爱情,都是激情而又丰满的。
电影中马小军在房檐上跑的画面,似乎这个场景姜文很喜欢,《邪不压正》里也用过。这也许也能和主题扣在一起,青春就是在房上奔跑,可以不落地,但是却离太阳很近。最后,马小军认为和米兰的关系是幻想产生的,一方面映衬了青春期,总是患得患失。另一方面,也呼应了那个时代的集体失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影片并没有批评那个时代,所以我认为不存在有人说的意识形态的问题。
最近我在听一门心理学课,里面讲全能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我们反对自大,忌讳谈性,也强调克制愤怒,授课者认为,这些极力想消灭的坏东西,正是最宝贵的生命力自身。我想这就是这部影片表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