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在时间线上在旧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后,强调殖民关系的审美文化方面,又叫“文化殖民主义”。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的丧失是后殖民主义留下的深刻后遗症。

东方主义/东方学:西方殖民者为了深入了解东方,发起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项目,那就是东方学。表面上研究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历史、经济、语言、文学、艺术等,实际上是站在殖民者视角上的一种建构。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东方主义,任何以“二元对立”思考东西方的,都是“东方主义”。

东方的浪漫化与神秘化:

片中的要素:“红熊猫”(熊猫是西方认为中国的主要代表物之一):虚构了一个故事,作为家族传说。以及将红熊猫封印起来的神秘红月仪式、封印之物、破解咒语。

...

...

...

女主一家是在唐人街开宗祠的,东方华裔家庭,在北美,开祠堂,并作为旅游景点接待游客,以此为生盈利,很奇怪。我们传统观念认为的宗祠其实是家庭或者家族内部,比较隐私的东西,是一个礼尊而貌严的场所,跟对外参观盈利不应该挂钩。

...
女主角一家经营的宗祠

刻板印象不等于“辱华”,因为就像突然提起你身边不太熟悉的人,每个人都会有第一反应,可能是一些事、一些特点、一些符号、它说过的某些话,其实这些都叫“刻板印象”。

关键在于,后殖民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是,东方主义者建构一套东方的话语和知识,不是为了认识东方,而是为了确证“自我”。也就是说,比如在影视中,即使看起来在夸赞东方,可能不是表面上的认可,无论夸赞还是贬损,都蕴含着某种利益诉求。

片中的红熊猫、神神叨叨的红月仪式、咒语、宗祠等等这些符号其实是符合西方对东方的幻想,是本质化、标签化的东方。放在时空观在2002年的现代,说白了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显然是落后的。就是说西方作为权利主体构建的“他者”的东方,是落后的、神秘的。以此来印证西方的相反的正面特质,比如现代性、先进、开明、发达。(最后这个电影价值观也是上升到认为东方的家庭观和教育观是存在问题的,应该学习西方开明的教育。)

不过你也可以说,这是个动画片,如果不搞这些奇幻、超现实的东西就不成立了、没意思了,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是不是有更好、更平等的文本来表现在西方的华裔家庭女主角的成长和家庭故事。为什么当代讲东方家庭的成长故事还需要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