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深海是潜意识之海,是一场寻求精神存活的少年派漂流。一艘心灵之船要想安稳潜在潜意识之海,要想不怕“丧气鬼”的袭击,一个小丑的次人格是必须的。可这样的化身又显出主人格的自卑与自责,“晦气”,是南河作为小丑人格在进行修复工作时对主人格的自我调侃与自我攻击,更显抑郁症本质。

海精灵。开头出现的“海精灵”代表人类的幻想与欲望。幻想是一种驱力,维持人的欲望,因此也维系了参宿对母亲的思念和爱。片中的“疙瘩汤”点明了海精灵作为“幻想”能指的本质——“幻想”所熬出的汤具有一种致幻特质。顾客们尝了它会化苦为甜,化丑为美(可实质却仍是不堪的),这既点明了小丑人格的美化现实的工作本质,也点明了“幻想”的本质——一种向死(不可能)而生的驱力。这或许也是参宿的生活状态,依靠幻想来思念,依靠思念而存活。片中最后海精灵不再出现,代表着幻想的消失,即小女孩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母亲来到病床前,声音穿透潜意识直达梦中。欲望的满足带来幻想的消失,只剩下真空的现实。

放映机。片中最大胆的设计就是将放映机面向观众,这样一个特写镜头,似乎和影院正在工作的放映机形成了,以电影荧幕为镜的对称镜像结构。这说明《深海》了让我们深受感动(致幻)的本质。如果放映机所投射电影的是虚假的,那么将放映机对向你们,你还敢对一切那么坚定吗?你怎么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身在自己或是谁的梦中呢?电影这个镜头恰好放在了解梗环节,其造成的现实和梦幻难辨的疑惑与故事中的内容进展是一致的(我们刚看到奇幻冒险,只是漂流求生的幻想版本?)因此,对于观众而言,这个疑惑是双重的:小女孩的现实是梦吗?我们的现实是梦吗?这种致幻带来的疑惑将我们和影中人物拉至同一位面,因此即使我们不是参宿,电影也能使我们产生深刻共情。

齐泽克说,梦(幻想)是留给无法忍受现实的人准备的,而现实是给无法忍受梦(幻想)的人准备的。看到结尾,参宿走出了她的幻梦,丧气鬼人格和小丑人格都已不存在,而走出《深海》幻梦的我们,能否通过共情来实现自我疗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