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既不能让我深入思考,也不能让我纯粹发笑。我一部分不能共情,一部分又太能共情。很多场景令我观感不适,批判浮于表面,笑点在消解了议题的严肃性的同时,又是苍白而强硬的,让人怀疑主创究竟有多大程度真正在批判,到底能否意识到他们在探讨的议题的严重性。
先说小问题,我不能共情的点在于,片子设定的场景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没有父母会用这么夸张的手段教育孩子,而两位主角的大款设定又进一步拉开了与普通人的距离,感觉编剧更多是想用一种猎奇的视角来讲述这个魔幻的设定,也为片子披上喜剧色彩,这种魔幻现实的设定就注定了它无法成为一部好的批判作品。
然而,我太能共情的点在于,魔幻的背景下讲述的又是一个太普遍而沉重的议题。这也是片子的大问题,这个议题注定了它又无法成为一部纯粹的令人发笑的喜剧作品。
中国式家长那种自以为是的关怀让人窒息,自以为为孩子铺好一切道路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吹挫折教育,抹杀孩子的个性,恨不得一切都按既定的轨道运行,剧中马继业甚至关于“唯物主义”产生了质疑(btw这个情节设计得也很直给)。
这种“有毒的”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甚至是人格障碍。孩子从小活在欺骗和隐瞒中,想考好大学就有人鼓励他,想说口语就有外国人偶遇他,当他直面事实的那一刻,对三观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甚至是在此之前,一些真实的、脱离父母预定轨道之外的反应都会伤害到他,让他产生质疑甚至幻觉,最终几乎要给人产生精神疾病。
更不用说我最难受的两场戏。一个是买了平板以后被他爸故意弄坏,假奶奶咳血助攻,逼迫孩子去捡瓶子赚钱,引得同班同学殴打嘲笑。另一个是葬礼上为假奶奶哭丧,假奶奶在灵床上难得动真情自己也开始啜泣,却被他爸他妈一次次扑上去,给孩子隐瞒真相。这两个情节让我如坐针毡,解构葬礼这种场合本就让人不适,孩子动的真情、受到的伤害则更加让人不适。父母当作闹剧,导演当作笑料,受伤的只有孩子,以及与孩子共情的观众。
同为帮凶的还有本片的摄影和配乐等等。在沈腾发表挫折教育说教、孩子痛哭流涕的事后,镜头语言、光线、煽情的配乐一应俱全,在伟光正的沈腾面部特写之下,孩子令人感动地扑进沈腾的怀中,生怕观众不哭。我不理解导演的用意,讽刺喜剧不是这么拍的。如果换一个手持摄像机,在第三者视角静静地围观这场闹剧,观众的观感会好很多,会意识到影片主创对这种教育的无声控诉,镜头叙事会更有人情味地多。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主创们本身的一种不自知——一种浮于表面的体现,这更像是一种施舍式地反思:用75%的时间来正面描写挫折式教育,20%的时间来以一种悬疑、复仇的爽片手段展现孩子“逆天改命”的妙计,5%的时间来回归一下主题,象征型地认一下错,然后孩子在短暂的惊诧过后,又自信地走向阳光下的水坑(感觉史彭元已经在努力演出深度了,但奈何剧情太浅)。
很多评论说这就是人家讽刺的方式,但我个人确实在前面的情节观感极为不适,没有真正感受到人情关怀。既没有深入冷静地批判和反思,又不能让人纯粹地发笑。把笑点建立在对孩子的伤害之上,最后再云淡风轻地认一句错,批判性与喜剧性俱失,只让我觉得愤怒和不适。
批判性和喜剧性两头不讨好,让人观感不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在最后一刻闯入历史”,向方导致敬
之前被朋友强烈推荐,因为忙碌而阴差阳错错过了北大的放映;后来得知代表中国角逐奥斯卡,便更加好奇。十一回家发现家乡的影院竟然已经没有排片,懊悔之中有有幸抽中了清华的免费观影,和这部电影也算是有了许多奇妙的缘分。一开始对3号厅影评中“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