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书评论文《论<紫色>中的“否定互文性”现象》的时候,就对原作生起了很浓厚的兴趣。感觉原作就是很典型的女性主义视角+反种族歧视。老师说电影好看,被安利所以看了电影。

真的很喜欢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改编。

读论文的时候,感觉在这种极度父权的社会状态下,女性真的很悲哀。因此很佩服女主西莉,很佩服莎格,能够“醒过来”,“站起来”,明白“我叫什么名字”。

但看完影片,不仅觉得父亲、X先生(阿尔伯特)等一众男性可恨,而且觉得可悲。

畸形且不平等的关系认知,带来的结果不是任何一种性别受损,任何一个阶级受损,任何一个人种受损,而是所有人都不懂得什么才是爱。

父权社会的大家长制度,不仅会磨灭女性的尊严和存在,也会磨灭男性的尊严和存在。因为做强权的父亲的,以前都曾是言听计从的儿子。儿子和父亲直接永远不懂得拥抱,丈夫和妻子之间永远不明白如何正常地表达爱,只会用暴力表达愤怒、彰显地位,残忍又懦弱,可恨也可怜。

之前也看过《绿皮书》、《触不可及》,感觉虽然这些书写跨阶级、跨种族、跨性向的情感叙事很美好,但依旧觉得“不够”。男性之间的“兄弟”书写固然动人,但电影中的女性似乎依旧是一个“工具人”一样的他者——负责让某一个男主爱恋、失恋、失去幸福、或者找到幸福。女性形象本身没有自己的固定位置,她的存在似乎是为了增加电影中的爱情元素才被设计出来。

但反倒是《紫色》,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都非常立体而饱满,不论什么性别、什么种族、什么地位,都有好有坏,有懂得爱也有不懂得爱。看完电影,不会让我原以为地生出哪几个是男性、哪几个是女性、哪几个是黑人、哪几个是白人…这样抽象的标签化分类,反而,我只是把任何一个人当做一个个体看待,从里面所有的个体身上,思考真正的爱应该用什么方式表达。

也就是,不再是“美国式政治正确”的标签化“平权”,斯皮尔伯格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把每个个体当做了ta自己,让ta有了做自己的权利。我想,这也许也是真正平权运动的终点吧。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自由快乐地做自己,以“我”的骄傲姿态,去健康又平等地爱另一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