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屁颠颠跑去电影院看一部纪录片的普通观众可能真的不多,尤其是看这么一部讲述香港功夫电影幕后武行的记录片。单纯想看经典功夫片,网上资源一抓一大把,哪怕是专注华彩篇章的片段集锦,也是俯拾皆是。很多朋友估计不能抽出时间去看本片,我就在这聊两句,大家权当看过了。

不像功夫片的主角,这部电影里没有少年英雄,坐在镜头前讲述的都是一些迟暮英雄,甚至在他们的最好的年岁里,也大多是小侯这种,极为优秀但是受到形象限制没有大红大紫的武师。

但是看这部谈不上颜值的片子并不需要耐着性子。虽然观影前已经得知邵氏啊,成龙啊等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与演出(访谈),毕竟本片主要的观察对象就是那些幕后的武师们,加上洪金宝,甄子丹等人也有多段对话,不算特别遗憾。

全篇看下来,指明了一个脉络。从内地一些京剧班子去到香港开始,到这批人收徒传艺,在京剧缺乏市场的情况下,把戏台上的基本功作扎实,逐渐延伸发展出了特别适应电影行业的武术人才市场。经历了邵氏到嘉禾,从一开始的套招,到李小龙的真实凌厉,洪金宝的动作巧思,成龙的喜剧路线,甚至后期甄子丹在武术中融入MMA格斗技,香港动作电影的审美和追求是不断进化的。而这个市场衰落之后,曾经的业内人才有的选择北上,在内地创造更大的影响力,有的如钱嘉乐,坚持在香港本土深耕培养人才。

四大武术班子强强竞争的八十年代,创造了好莱坞无法复制的成功,这是内卷得最惨,却最有斗志的一群人。硬桥硬马,拳拳到肉,一个镜头拍完之后不是喊收工而是喊救人,那个用命来拼的时代和氛围也是不能再造的。光芒万丈之后是繁星点点。这一批功夫人背后是时代的困顿,他们大多读书无门,求生的最简单出路就是拼命,他们幸运之处在于只要出了成绩,收入是不成问题的,而他们的不幸之处在于,不菲的收入带不来相称的远见,于是我们看到,好多武师一个月能买一辆新车,肆意挥霍过着快意人生,但好光景结束的时候,没有了工作机会,也没有一点积蓄在手。

大家都在抱怨被时代抛弃的时候,有清醒的头脑意识到,市场萎缩的根本原因也许是人才规模的萎缩。跟自己抢饭吃的不是新人而是市场份额。钱嘉乐,董玮,袁祥仁等老一辈开始创办工会,培养下一代人才,如他们所言,年轻人们都在读书,学计算机,IT,理财,很少有人对这一行感兴趣了,但并非所有的后浪都是去年B站上那种鲜衣怒马得意少年,只要这个行业存在,它永远会是一部分人实现自我的途径和舞台。

偌大一个武行,从业者几百人,能够脱颖而出的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大师,大哥又有几个?看到后面黄金兄弟发布会,郑伊健陈小春等人驱车赶到,谢天华从一辆兰博基尼走出来,众武师和一班新弟子在旁捧场,眼里没有我以为可能或应该存在的羡慕嫉妒,有的只是对参与铸成一个辉煌时代的满足与骄傲,以及对未来成就的追逐和憧憬,让人不禁大为感慨。也许这群人真的就是这么脚踏实地,不事僭越,默默等待着用实力来证明自己,或者时间来安抚自己。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注定要走下去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