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完,看到第28集,虽然只剩没几集,但应该不会再看了,真的很无聊,之所以点开看是因为在复习考研,我在学习很痛苦的时候就会需要一些国产无脑剧来缓解,边学习边看可以缓解我的痛苦,考完研了就完全不会看下去。其实这样说感觉挺不尊重主创团队的,人家毕竟费了这么多心力,但其实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这个市场变成这样很难说是一方的问题,是粉丝的宽容和主创对粉丝的某些错误定位导致的。能看出来无论是美术摄影配音等等都很专业,后期应该更是专业,毕竟你很难在其他国家的电视剧里看到这么大量的磨皮(我真的不懂为什么要把演员的脸磨成那样,粉丝对于所谓“美”的追求是不是陷入了一个很畸形的地步?),正是因为这些大部分观众看不到的工作人员的努力,这部剧才能看看,我可惜得是他们的努力。但就算很糟糕,更令人心痛的是,这部剧竟然是让流量演的剧中为数不多算好的。
说一下糟糕在哪里吧,最主要的其实还是男女主的人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偶像剧的女主角必须完美,白幼瘦也是一点,这样对女性的规训成都真的很令人震惊,看得我很恶心,不是恶心女主,而是恶心让女主变成这样的人。有人说干嘛在偶像剧里追求女性主义(0个人这样说过,根本没人看我的帖子),这个道理很简单,虽然不会有女性智障到把偶像剧的内容当真,但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却也是不可忽视的,大热电视剧中女性的形象不免会让广大女性群众开始对照自身形象,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也是这部电视剧的大多受众。并且以前的偶像剧女主一定是有缺点的,优缺点不代表她是反派,同样的,坏人有优点也并不代表他就是个好人,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人们怎么会价值观变得更加两极化?好的必须全好,坏的必须全坏,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物塑造竟然出现在一部大热的电视剧中,很像小孩子过家家。
女主的善良是没有立体感的,好像是大善,但其实也是愚蠢,她实施善意的时候是不用纠结的,牺牲自己是不用纠结的,帮助别人是不用纠结的,更让人觉得是在演电视剧,她自己知道她的“牺牲”会换来更大的好处,所以她不用犹豫,因为她知道接下来的剧情。现实中的善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所以我们喜欢善,因为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更难达成,电视剧中没有这样的善,都是虚伪的善。观众应该不是讨厌圣母,讨厌的是她的善没有代价,不需要犹豫,最后大家竟然还被感化,除了过家家,我很难找到任何一种符合这种设定的场景。更何况,让女性来表达圣母或者牺牲者的角色本来就是极端落后的观念,让电视机前的年轻女性不禁深思,我是不是也要付出这么大的牺牲才能换来纯洁的爱情?我想说,你可以用牺牲换来权力和金钱,但绝对不是不靠谱的爱情。而且也不是为天下苍生,假如天下苍生要你一位女性来救,那天下早就可以完蛋。
男主的性格更是无聊,典型的女热男冷,女主融化大冰山拯救情节,女性到底一天天还要救多少人?女性能不能先救救自己?卫生巾他妈都没法用还在救男人。这种男主的性格我觉得是社会性的,从下看到大的偶像剧男主基本都是冷酷性格,温柔的永远是男二。小时候看偶像剧我就一直在奇怪为什么女主会喜欢一个对她一直摆脸色的男主,而不是真的有在照顾她的男二,我横看竖看也看不出男主到底哪里好,小时候以为是自己有问题,长大后发现是世界有问题。为什么男性总是情感缺失而女性总是情感丰富?这不仅是一种男女之间的刻板印象更是基于刻板印象施加在男女身上的不同要求。剧中男主情感缺失是可以用各种设定来解释,但是现实中男性缺乏情感表达等问题不能单单用性别作为免死金牌,假如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位缺乏情感不懂共情的男性,我真的很怕女性的第一反应是要去拯救,这种男性家庭一定是有问题的,包括他个人也是有问题的,人类不会没有情感,但是因为各种畸形的家庭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确实会导致情感缺失等问题,女性假如不是出于对方有利可图为什么要去拯救?因为爱吗?那对方作为一个情感缺失的人能给你相同的爱吗?还是说女性就是喜欢虐恋情深?因为女性也没从自己的家庭中得到正常的爱。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很畸形的“爱”,我都不愿意把它称之为爱。我觉得这部剧女主对男主的情感就是一种更隐形的斯德哥尔摩(但这种病好像又被证实其实不存在?那到底应该怎么解释女性爱上加害者的心理?假如这种病不存在那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结论就是,女性根本从来不可能爱上加害者,都是男性为了摆脱自己加害的行为而编造的谎言,让女性沉迷于这种虚假的情感),男主刚开始对女主好只是因为她有利可图,就这么简单,就算女主后来知道,但是在回忆的时候,那些片段竟然成为男主对她好的标志。王慧玲说过一句话,他觉得你有利可图当然会对你好,但你应该看在牵扯利益的时候他还会不会对你好,比如现实中的例子就是在生小孩这件事上,你不想生,他会听你的吗?偶像剧的爱情之所以是泡沫,是因为不牵扯利益,那些好都是小恩小惠,而且他爱你的话这种好就是最基本的,都算不上什么恩惠。
但我又突然想到另一个角度,人们内心中是不是追求这种畸形的“爱”?因为社会等一系列关系,我怀疑大部分人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爱,包括我自己,我长大后才特别清晰地意识到我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我甚至不能确认他们到底爱不爱我,这对小时候的我来说很重要,但现在已经很好接受就算他们不爱我也不重要这件事情。观众在偶像剧中到底追求什么?一种虐恋?觉得只有虐才叫恋,不然这份爱好像不够厚重。其实真正的爱很轻松,一点都不厚重,但却不寡淡,你能感受到它的充盈和明亮,在健康的爱里面痛苦也不值得一提,痛苦不能作为健康的爱的养料,唯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能有这份爱。有人觉得这种爱不真实,可能习惯了痛苦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才是真的爱,会有痛,但不是主体,更不是爱的驱动力,更多的是阳光的感觉,但这种爱也不常见,要两个身心健康的人才可能产生。沉迷于这种恋爱故事可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心理,但说真的,这里面的爱情刻画得也很普通。
在偶像剧里探讨那么宏大的话题好像对偶像剧又有些严苛,但是这也能开启另一个话题的讨论,难道偶像剧就该无脑吗?偶像剧就只是拍给粉丝看的吗?对偶像剧的要求和定义究竟在哪里?我看下来觉得目前对偶像剧的定位还是粉丝向的,因为粉丝不会去考虑我上面提到的所有问题,反而还会为这些问题找补。就这样看来,可以看出来制片方对粉丝的定位—未觉醒的年轻女性。我不太相信有任何一位拥有哪怕一丝女权意识的女性会觉得这部剧正常或者非常吸引人。这样看来,也是粉丝和制片方的双向选择,让粉丝永远保持在在我看来有点“低智”的市场(这里的低智不是指智商,更多的是人在追星时候不理智的状态以及目前社会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的落后导致的粉丝群众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落后),这样比较好控制也比较好制作。你真让他们制作什么深刻大剧,我怕是很难。我觉得能改变这一困境的唯一动力在于粉丝的改变,虽然这很难,但总不能去等制作方改变,which更是不可能。我只希望粉丝能更多拷问偶像剧中价值观念的问题,不说要多先进,至少不落后。
还有几个小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是我觉得这类剧男性角色比女性角色好演,原因在于男性冷酷、冰山、只要板着个脸就行,其实我是看不到此类角色任何演技的,一般的演员就是板着个脸,我想说我也可以演,前提是演男主(我是女生)。你要我演女主,我还真不会演,让我去表现活泼善良什么的,我怕我表现出来会很做作,我怕我在说一些善良的话的时候会忍不住翻白眼。但板着脸就真的很好演,然后说话的key稍微低一点就行了。
另一个点是我忘记在第几集,就是男主为弟弟受刑的时候,莫名其妙把上衣脱掉了,我以为是要秀什么身材的,妈呀,一看只是白斩鸡吓死我了,那我想说脱衣服干嘛?他弟弟受刑的时候衣服不也穿得好好的,怎么到你就要脱了啊?到底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