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也许是值得记录于史册的一年,7月18日,19岁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都美竹在接受网易娱乐“深水娱”采访时,牵扯出明星吴亦凡“选女友”的大量细节,并指控他诱奸包括她本人在内的至少八位女性,其中包括两位未成年人。并于7月31号被刑拘。而8月阿里女性员工曝光在工作饭局后遭遇性侵事件则再次成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1.其实就又牵扯到一直想说的一个主题:女性。作为东亚文化圈,中日韩的女性议题其实一直是被联系讨论的。中国大陆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女性有了足够的生产力可以去贡献力量,作为城市工人不受制于男性在家庭中的控制,从而有了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但是其实反而作为在东亚地区地位颇高的中国女性,在世界第二大影视市场的中国市场被讨论的却是远远不够的。
长久以来女性于中国市场的银幕和荧幕形象完全可以用稀烂来形容。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之刻板、工具,骨子里的厌女基因令人难以忍受。影视圈先前一直是男性视角的天下,我们不难看到在2020年的《唐探3》中主角以无故殴打小护士为笑点,以肥胖的女性与女性花痴的眼神来衬托男性主角的光环。或是爆款《夏洛特烦恼》中是对于屌丝男主对女神女主的意淫以及最后女主变渣来反衬“红颜祸水”的老式论调。又还是网剧《北辙南辕》里的年轻漂亮的女主各个酒量豪爽,积极主动,不仅在酒桌上和各位“成功人士”谈笑风生,而且姣好容貌加不俗的谈吐,商业伙伴一个高兴,生意就这么谈了下来。真一个“大女主”的驾驶。真正的,生活化的女性角色,有复杂性与个人情感的女性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一个缺失的位置。对于这样一个影视不分级的国度,这种厌女的情绪是会蔓延到各个角落,被洗脑的不光有男性更有女性。
而正如我前文所说,2021其实是一个转着点,也许是时代思潮的变化,也许是市场效应的呼声,我们在短暂的影院开放时期迎来了多个女性电影!《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大破了种种记录,以一位女性导演的视角讲述一个私人记忆中的妈妈,这个妈妈的确可信的,动人的。却因为以喜剧元素的叠加造成了失衡,最后的效果也许确实达到了又好哭又好笑的效果,但实际上母亲的形象,既是完美的,又是绝对符合传统价值观对母亲的定义的。李焕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好母亲,也许是一个好妻子,更多细节我们则不得而知,这也便是这部片子的遗憾与局限所在。相比之下《我的姐姐》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对于一胎政策的批判虽然有借时代与当代政策之嫌,但是张子枫出演的安然对于男性的冒犯性与女性的独立意识是值得称赞,相比于《李焕英》而言,塑造了一个更加复杂与现实的女性形象,包括朱媛媛所演的姑妈,对于自身的反思是值得称赞的。这种反思其实在国产电影中是少见的。却又是因为导演对于市场的过度考量与对于男权社会舆论的惧怕与当代政策的妥协,的确让电影获得票房,却把一个社会议题弱化成一个家庭内部矛盾,让整个影片失去了它自身应有的反思与批判,完美对应了“四大宽容”———人都死了,孩子还小,大过年的,都不容易。
2.我们作为儒家文化圈内常常会以“家庭”的名义,要求我们的女性容忍,并要求男性“呵护”压制,所以电影中的母亲要去奉献,姐姐要去牺牲。这种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就是当下社会的必要文化认同。而无独有偶,综艺节目以女性为主角的《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看点从来不是姐姐们跳舞而是撕逼。这正是极大满足了“看热闹”的男权视角。众望所归的《三十而已》《流光岁月》的评分一路下跌也是说明,当下的国内的女性主题不过是另一种噱头,与当年剥削女性身体与容貌并无二致。(当下短视频平台甚至则还以剥削女性为乐作为噱头)
反观国外的真正大女主影视,以疫情期间的爆款《后翼弃兵》为例,女主角作为神童所经历的困难,期间她所遇到的一个一个朋友,从陌生变得熟识,他们从精神上带给她的慰藉让她不再是一个孤儿,这是这个故事最动人的部分。这部剧之所以成功,是将女性的思潮,冷战的历史背景,向内挖掘女主个人的情感与思绪,向外则是探讨大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个人的抉择与探索。同样去年的冲奥种子选手《前程似锦的女孩》则是以贬化男性角色,与女性复仇相结合,最终以女性以自身被杀才完成自己复仇的灰暗故事落点展现女性的反抗不易。其实也是对应了,国内都美竹或是阿里女员工以“身败名裂”作为代价,拼劲所有力量才能去扳倒一个男性权威。同样,我们可以在这些年看到很多不同女性题材影视的出现,双雄对决型的《杀死伊芙》,对抗中年危机的的《东城梦魇》,女性复仇的《致命女人》。以多点开花的形式频频出现在人们面前并总能引发进一步的热议。
与此同时,再次把眼光放回国内,我们一定没有好的女性议题的故事吗?也并不是的,我们可以看到《青蛇戒起》中小青以对小白的爱为执念,大胆的一脚踢开男人。我们可以看到《盛夏未来》中张子枫的直女角色大胆向吴磊(疑似gay)求爱。我们也可以看见在《第十一回》中周迅的彪妇形象是一个爱护家人的好人。《嘉年华》中的则探讨文琪饰演被性侵少女的处境,《过春天》中借助女主角的陆港矛盾身份探讨身份认同。
3. 我永远不会对国内女性题材失望,因为我会继续期待来自银幕的中国的女性多样形象出现,带给我们欢乐与惊喜。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可以撕开一条条裂口,在当代的时代中发出声音。不光是在电影艺术中是进步。同样在吴亦凡或是阿里一案中,在当今的舆论中,有越来越多人愿意站出来指责抨击与试图推倒男权的大山。有如同杨笠一般的脱口秀演员愿意以女性向的玩笑冒犯男性的“尊严”痛点,又有越来越多的文艺创作者愿意书写描绘女性的故事。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在我看来,这才是社会进步的正道。
女性之痛,在电影,也在现实
...
...
...
...
...
...
...
...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奥本海默是天才创作者的故事
二刷《奥本海默》IMAX版本后,更可以确信诺兰就是一个一个天生讲故事的大师,在世界巨变,脱离多极化的时候,他是如此的过时。还在讨论美苏冷战,还在讲述老白男的故事,还在畅想全球化的美好。几乎所有的主题换一个导演,就要被全面抵制。但是他 ...
国产青春爱情盘点(上)
笔者刚刚经历了高考,在经历高考之后,人生观似乎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并没有),但是至少看国内校园青春片有了更深刻而不(电影)专业的感受。当然,这次写的十部电影都是在豆瓣上及格线以上的片子,更多的是讨论自己真实经历的看法(也一定有不对的 ...
《寂静之地2》———恐怖充足而逻辑不足
作为国内天朝的观众而言,恐怖片则是奢侈之品,无论是国外优质的影片《女巫》《仲夏夜惊魂》还是《招魂》都是只能“网盘见”的舶来品,又还是国内独立影人的《中邪》,又逃不过技术原因下架的命运。所以国内观众只能靠着惊悚片的壳子加上怪兽片的B级 ...
刺杀小说家———路阳的武侠梦,中国的工业风
作为一路强劲的《唐探3》和主打合家欢《李焕英》,刺杀小说家无疑是“不适合”春节档期的制作,唯一能蹭上春节的可能就是片子里的几只“龙”。但是敢于面对挑战说明了其与众不同之处。路阳导演的《绣春刀1,2》的成功给了他自信与工业基础。做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