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看过的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走走停停》,故事是一个不入流的编剧在外闯荡十几年后回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老同学来找自己拍纪录片,自己在老同学劝说下起了拍故事片的想法,于是伙同妈妈,妹妹,老同学,搭起一个草台班子,风风火火拍片,结果失败,碰一鼻子灰。这当中,还拒绝了为自己奔波到处讨人情找工作的父母。拍的纪录片也给恶意剪辑为一个游手好闲的白日梦想家。
偶尔的戏谑与反转,让整部片子也不会显得沉闷 同时,可能是颇真诚的自我投射,也让这部片子在最后造梦的同时,不至于像看以往所谓温情脉脉的片子而觉得矫情生厌。
这部片子好就好在一个真,创作者拍自己的故事,一不存在居高临下对不了解事物的胡诌,二是自恋而有度,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自恋便成了一种节制的调侃。
写自己的故事,在日常里加一点狗血。狗血里掺着大家所面临的普遍现象:就业难,就业糟。于是,选择了退一步开阔天空的躺平式摆法。
按说,退回家当按家庭伦理剧的逻辑再大大的渲染一番。创作者这里选择了回归生活。你回家,好我嘴你两句,背后仍然为你操心,带两瓶酒挨个找老友;知道你手头紧,偷偷给你塞点钱;嘴上不愿意,仍然挑起了录音杆。
开始拍片后,似乎就成了妈妈和儿子的主场,父亲则偷着躲着,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也只能离得远远的。 之后,妈妈突然昏倒,突然举办葬礼后,一切草草地收场。而父亲整场似乎像是打酱油的工具人一样,既不出现,也没什么作用。
但父亲是戏拍下去的关键,父亲站在窗前,穿上母亲的衣服,摆弄着厨板上的东西,父亲背过身。大家都恍惚了,妈妈似乎又站在这里了,几十年的光阴凝缩在这个短暂的镜头里。父亲和妈妈生活那么久,妈妈的一呼一吸,一颦一簇,他当然清清楚楚。
正是因为回扣生活,一个人物活起来也可以仅仅只用一个镜头。
当然还有,主角若有若无的情感,在和纪录片导演高速上一前一后的试探里同样精巧。刚看到你,似乎有可能,往前凑一凑。看到你跟着老公带着小孩,于是识趣地退后。再想一想,本来就没什么,便释怀地向前。
用电影的方式来讲述生活,本身就是很酷的事情。毕竟,电影在承载自我表达和艺术的同时,也有关照生活一角的魅力。
年度最佳:生活就是走走停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