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上看到的一篇超赞剧评,版权归原作者“自在净琉璃”所有)

表演的本质是反应,所以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这么做。

提前切入的画外音是新闻发布会上检察官的朗朗发言。发布会现场被收入电视屏幕之中,推移镜头显现出观看发布会的贤秀的背影,镜头调转,呈现出贤秀的脸。你试图在那张脸上寻找到愤怒或者激动或者畅快,然而好像并没有,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这似曾相识的慷慨表演,然后一偏头,一瞬目,掉头而去。他叹息了吗?他冷笑了吗?好像没有。他只是离开,把检察官喋喋不休的自我夸赞丢在身后。如果说观众还在等待一个平反昭雪后的道歉,那听过百十次这套说辞的贤秀自己,则什么也不期待。

...
...
...
...
...
...
...
...
...
...
...
...
...
...
...
...
...
...

手松开,烟蒂坠落,随着一声从耳边坠落的音效,接着是7秒之久的黑屏和一片死寂。镜头渐渐调亮,天台上站着的贤秀的侧脸终于在黑暗中重新浮现。中近景中的他,依旧还是刚才的那个姿态,目光依旧望向深渊。此时导演选择了自然音效,城市的噪音远远地弥散开来,夜风吹动他的衣衫,胸膛起伏,深深呼吸,他好像在积攒某种勇气。你试图猜测,却无法从他毫无表情的脸上,判断他究竟是要向前一步还是向后一步。就在此时镜头却突然加速,挟裹着重新响起的音乐,仿佛从后方袭来的风向贤秀推去。观众被这样的镜头语言再次推向不安,不由得急于了解贤秀最后的选择。此刻警笛响起,这是一个无限繁华但又四处潜藏着不安的城市。镜头毫不迟疑地继续向前推高,推向远方,最终把贤秀留在了镜头之外,也把贤秀的选择留给了观众自己去解读。

...
...

演员的表演究竟是情绪饱满,还是用力过度,是内敛克制,还是干涩呆滞,其实很难通过一个几十秒的剪辑孤立判断。既然生活中的情绪是有语境的,那么影视作品中的表演也无法脱离角色和情景。表演的本质是反应,所以最重要的不是主体在做什么,而是主体为什么这样做。

因此,导演对情节、景别、角度、光线、剪辑、声效的选择,对于表演的最终效果影响莫大。天台这场长达4分钟的独角戏,导演给了金秀贤足够的表演空间,也通过镜头支持了他的表演,使得这场戏在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观众心里留下了重拳出击般的震撼。

在已经黑屏出现导演姓名之后,电视重新开启了一个“番外式的尾声”。这个尾声我认为透露出三个信息——

其一,这个体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切如常,贤秀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客串角色的暗示);

其二,申律师的三流生活并没有因为这次胜诉发生任何变化——没有和前妻复婚,也没有成为知名律师(啊!这真让一部分观众不爽);

其三,申律师的内心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救贤秀的时候他一直走出警察局大门外才返回,这次他还没出拘留室就返回了。通过这样一个番外式尾声,导演再次强调了本剧的主旨:不是寻找真凶,而是通过一个年轻人的经历揭示体系之病。

...

总体而言,我认为《某一天》最后一集是电影化程度相当高的一集。在当代数码拍摄已经全面取代胶片摄影的技术环境中,电影和电视的区别究竟是什么?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来说,我认为是“时长”。同样一个故事,是要在两小时之内讲完,还是要在16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内讲完,这必然带来内容选择和表达手法上的区别。为了节约时间,电影中必须采用大量的隐喻、符号来简化表达,这要求受众更主动地思考并完成镜头语言的解码。相对而言,电视剧提供的细节更多,侵入性更强。

什么叫做侵入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贤秀在楼顶徘徊的时候,如果导演通过剪辑加入都志泰的身影,或者加入贤秀自己当初在校园中的身影,或者加入最初被收监的情景…… 就是在引导甚至规定观众的理解,这就是侵入性。

正如马尔库塞和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这种“侵入性”其实是很多观众乐在其中的。因为自主解读会带来不安定感,所以很多人期待导演把一切说得“明明白白”。与之相应,也有一部分观众认为,适当的留白造成的多种解读空间和不安定感,才让作品更有回味和后劲儿。

...
...

无论如何,《某一天》的导演李明宇的选择是相信演员的表现力,相信观众的解读力。他用无比凝练、无比简约、无比沉重的35分钟,写下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剩下的,他交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