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盛家的女孩子,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幸运儿。
盛家的长辈,并不排斥女孩子读书。
盛老太太就说:“不愿女子读书,那是短见。历朝历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个不是从小读书明理,如果女子读书真的无用,他们还会让女儿去受这个罪吗?”
这个细节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知否》细节。
另外一个就是明兰关于「人性最低处」的论断。
本来,盛明兰和贺弘文的婚事快到定下来了,无奈出现的曹锦绣这个祖孙俩都无法接受和妥协的变数,盛老太太和明兰祖孙俩一起商议这桩婚事时,盛明兰的心态就很稳定。
明兰认为,与人相处,看的是人性最低处。
贺弘文的品性最低处,最多就是心软。与人相守几十年,终究还是要看看,能不能忍得下去对方人性的最低处。
不得不说,「读书」和「人性最低处」这两个细节,一下子就提高了《知否》作为后宅大女主剧的立意格局。
盛家的四个兰,都做到知书识礼,即使是表面上的。
华兰小时候,特别受父亲盛纮宠爱,华兰小时候开始学写字,盛纮一有空就手把手教这个大女儿读书。
这种温馨的父女相处场面,是盛家其他孩子都没有得到过的待遇。
但盛家三个兰,读书的机会,比长姐盛华兰好多了。
等到华兰出嫁后,盛纮费了好大劲,把庄先生请到家里当私塾学生。
庄先生的教学长处是科举考试,但盛纮认为这么好的师资力量不能浪费,于是让女儿们也去旁听一下庄先生的课,拓宽一下视野也好。
在一点上,盛纮比那个时代大多数的父亲都开明。
盛家的女孩子读书,不局限于琴棋书画这些装点门面的科目,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随心所欲的,男孩子必考的四书五经,或者其他杂科,也都在她们的涉猎范围之内。
明兰的书房曾经令贺弘文惊艳过。
明兰的书房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杂书,包括饮食、中药、地理、女红等,这其中有不少是大哥盛长柏从外面给她淘来的。
这说明盛家的女孩子,在读书内容上享有高度的自由。
除了如兰不喜读书之外,华兰、墨兰和明兰在阅读量上,都遥遥领先于一般的世家女子。
不过读书也要分人,要看造化。
盛老太太认为读书是给人明理,让一个女人更加明白该如何更好地过日子。
换句话说,就是充盈自己的内心。
盛老太太带大的孩子,盛纮、林噙霜和盛明兰,在读书上都各有成就。
但林噙霜读书的首要目的,不是愉悦自己,而是作为装点自家的手段。
她这种肤浅的认知也遗传给女儿盛墨兰。
盛墨兰在读书这件事情上,遗传了父母的天赋。
书写一直是明兰的弱项。
她曾经因为写字差,没少被庄先生罚写作业,最后只能靠美食贿赂,才能搪塞过去。
但墨兰在书法上,颇具天赋。
墨兰时常和明兰、如兰斗嘴,挣个上风。
但在写字这一项上,明兰非常认可墨兰的功力。
墨兰写的字,比起明兰来说,笔力老成,笔锋饱满圆润。
单凭这一点,说明盛墨兰在书法上,是实打实下过苦功的。
这也说明墨兰不仅下过苦功,而且在读书上颇有灵气。
问题是盛墨兰自小长在母亲林噙霜身边,读书的初心走歪了。
她不懂得,读书的首要意义是愉悦自己。
林噙霜传递给墨兰的读书意义只有功利一图。
读书其实可以功利。
毕竟林噙霜的经历的确证明,读书能成为一个女人无形的嫁妆和底气,成为她迷死盛纮的利器。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王大娘子觉得自己吃了没有读过书的亏,在读书这件事情上,颇为积极,从来不反对华兰和如兰读书,还因为如兰读书不积极,备受挫折。
问题是读书不能只剩下功利。
墨兰读书,最终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装点自己,沽名钓誉。
她明明有才气,但从来没有从这些内容中获得过快乐和内心的加持。
她关注点就是,读好书,当个才女,能不能让我成功吸引豪门大族的注意,提升谈婚论嫁的资本。
如果别人的反应不是向她投来惊艳的目光,那么就是你们不识货,不懂才女的好!
这就造成了墨兰整个人都陷入一种矫揉造作的姿态——明明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偏偏扭扭捏捏,阴阳怪气,小家子气得很。
盛老太太说得也对,要是盛墨兰没有跟在林噙霜身边教养,可能脾气秉性都会变得更好。
只是可惜了。
墨兰的经历再次说明一点,读书可以功利,但不能只剩下功利,白白浪费读书时滋润心灵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