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脑9.25/10理性后8.5/10,综评8.875/10,我们不能因为只是有部分画面和部分内容相似,而给这部电影扣上抄袭的帽子,但年度最佳是肯定排不上了。说是年度最黑马,今年最『某种物质』的电影

我在看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之前觉得不错的是F1狂飙飞车,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爆米花爽片。不一定是我今年学业压力大,阅片少,而是今年整体电影水平都在急速下滑。
扯远了接着说……
有超出预期的惊喜,商业性很强,国内市场少见的心理惊悚类型片。
今天的花漾和明天的你行你上都可以看出找纯素人演电影还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如果挖掘有演技技能的素人,电影的演技水平也就过关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除了两个男演员演的不是特别好之外,其他所有演员演技都非常好(点名表扬张子枫,第一场戏看得我汗毛直立)
张子枫这次应该是复出了她职业生涯目前为止牺牲最大的一次表演,甚至里头大部分的镜头像极了某种物质

电影的构图非常讲究,多使用广角镜头和倾斜角度来制造心理上的压抑。可以参考陈正道秘密访客,说起陈正道这个片子非常陈正道味的电影,都是在最后有一个第四幕的反转,当然,电影的四幕结构很工整。整体下来,整部电影基本没有废戏,每一条,每一个戏,每一句对话,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画面透露出来的阴影,每一个画面的背景,都在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
...
那当然啊,有优点就要有缺点。
缺点一:抄袭
这个不能说是缺点,因为其实真的没有做到一比一的抄袭,只能说是致敬。
但这个电影它汇集了《黑天鹅》的故事;《搏击俱乐部》一样的反转,最后一场舞蹈戏,甚至让我想起来了今敏的《未麻的部屋》。整部电影他还想要讨论的内核,也有点像《某种物质》。
...
但说真的我看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欢乐的,因为感觉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电影
缺点二:没有意义的闪回,生把观众当傻子
诚然,这个电影最后的四重反转中,第一个反转,其实导演在开头就已经告诉你了,真的没有那么难猜。而第二个反转,就有点生硬了。虽然电影有借王教练之口说江宁因为病停赛了一年半,而且在前面也给了很多手持的摇晃镜头,提醒她精神不正常,但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刻意了。影片没有在真实与幻想之间构造一系列的逻辑冲突,让观众自己发现“诶?这里有问题。”影片是非常生硬地告诉你这就是人格分裂,观众接受就好。
暗示方面做的好的其实就是搏击俱乐部,但搏击俱乐部的暗示程度可以算作明示了
...

但我们观众已经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反转的情况下,偏要以王教练的视角,再把整个电影复述一遍,只会让这个电影很掉档。犯了跟陈思诚一样的问题,就是把观众当傻子。『画蛇添足』可问题是,这段闪回过后一些不合逻辑的事情变成了真实发生,本这些逻辑有漏洞的东西完全是可以通过当做江宁做梦来搪塞过去,可她偏要把这个事情翻出来,让这个电影逻辑根本不自洽。
举个栗子,如果没有钟灵,那一向乖乖女的江宁是怎么知道那个旱冰场的位置的?
缺点三:家族病史……
影片的内核,是竞争的残酷、母女关系的张力、体育精神的残酷和少女内心的脆弱。母亲的期待像影子一样缠绕着她,推动她前进,也一步步将她推向边缘。
记得高朋老师与阿甘在《老枪》的专访中,提到了一个磨刀石理论,即教练看中一个人,他不会去捧着你,而是会在你的面前夸赞另外一个不如你的人,让你心怀斗志,然后不断磨砺你的精神。
我的理解是,王教练一直还是爱江宁的,可是她不会表达自己的爱,只能用抱着一种东亚式父母家庭中的压力去压着孩子,正是这种压力的爱,让江宁产生出了钟灵这个人格。
母女之间的不理解,成为了两个人之间的隔阂
影片的内核,是竞争的残酷、母女关系的张力、体育精神的残酷和少女内心的脆弱。母亲的期待像影子一样缠绕着她,推动她前进,也一步步将她推向边缘。
在前面的剧情里,江宁就对钟灵说过,希望自己有魅力,像钟灵一样。钟灵有魅力,有天赋,在冰上足够松弛,性格也好,成绩也更好。钟灵作为江宁的一个人格,代表的就是江宁对身边的评价不断调整的一种自我投射。
江宁打破镜子,说明她不再畏惧别人的评价,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坦然接受输赢,才会和王教练说出了自己是如此的想赢。
江宁和钟灵才跳出了那一支震惊于我的舞蹈


结果也就显然了,磨刀石是锻炼是有弊处的,制造了江宁和钟灵的互相猜疑,直至中后期小高潮的爆发;当然也是有利处的,成全了钟灵、江宁和王教练之间复杂而又简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