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拍一部像迷失东京一样的纪录片”,是朋友很高的赞誉让我对这部片子充满了兴趣。“40w的投入但现在b站已经700w人付费观看了”,商业化的成功更让人惊叹。

也许带有不切实际的预期,看完以后才会有些失望。(我只看了迷失东京,这里说的也是关于迷失东京的感受)

最让人失望的点是,原本期待作品会呈现一个真实的东京,媒体刻板印象背后的的东京,隔着东海隔着文化面纱后难以看穿的东京。但纪录片中讲述的故事,选取的视角却是刻板印象的继续呈现和复刻。

《如龙》一样的日本黑帮,如数家珍的AV女优,发达的情色产业,孤独死流行的超老龄化社会。这些已经是流行了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概念,无需再多一部片子描述。如果聚焦这些已经讨论很多的内容,那也可以有一些更深度的挖掘。但片子里这种挖掘也是不够的,比如AV从业人员那段,过于聚焦他们拍摄性爱与真实性爱感受区别。但对于从业状态,甚至这折射的社会现象探究都不够。比如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的书信对谈《始于极限》谈到的女性在从事这个行业中的个人思考。不是要对比二者的深度,但至少这些已经很出圈的相关内容,是否可以作为参考和思考的起点。

这种点到为止的浅显,让大家只能看到一个浮于表面的噱头东京。黑帮、AV女优、流浪汉的金句点缀真的能代表东京吗?并且在整个片子里,“东京对你而言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都只是像点缀,好似也没有去探讨个人与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文化相关的话题。

有一些可以深度的人和事,却好像又浅尝辄止了。比如频出金句的流浪汉,纪录片里沦为了穿插BGM,但他为什么选择流浪,他的流浪生活是怎样的,东京这样的大城市为他的流浪做了什么支撑或者排斥吗?同样是写流浪汉,《东京教父》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借鉴和起点呢。比如,带着3个孩子还要去snack店上班的妈妈,她是如何看待这份职业的,她白天的工作是怎样的,她需要挣多少钱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她提到过的养热带鱼的丈夫呢,怎么完全消失了?我希望知道她的故事,而不是看她在店里唱5分钟的歌。那个头发花白但在应援现场跳得忘我的大叔,他又会有什么故事?为什么头发都白了的年龄,会把自己对美好的向往投射在年轻的偶像上?如果只停留在坐在茶餐厅里描述二十年前就有的现象,那提供不了更多的价值。

大部分的有冲击力的视觉画面,都沦为了穿插和背景。比如开头不久很长的地铁通勤混剪,很漂亮的视觉,但希望传递什么呢?为什么在窒息的空间,疲劳的通勤感后,接的不是普通上班族的故事呢,不是东京住房通勤相关的信息呢?很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东京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打工和北京不同吗?不同在哪里呢?

也许标题让我误导。大量中国青年迷失在北上广深,迷失在高度现代化社会里,迷失在互联网的信息浪潮里。我以为作者会观察同为现代化大城市,但中国年轻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东京,又会是一番如何的景象。但显然,只是强化了一些互联网里东京的噱头标签。这不是迷失在东京,而是迷失在互联网了。

这种不适感,在最后探访孤独死老人家中的时候达到顶峰。作者一直在强调“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臭”、“这里地板是黏糊糊的”、“液体留下的痕迹”、“我这双鞋子不要了”,以及各种虫子的特写。继续把一些噱头的、博眼球的东西贯彻到底,甚至失去了对死者的尊重。但更应该看到的东西却没有了,什么样的老人会孤独死?他住在什么街区,为什么没有人发现,他生前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只有那一套套漫画好像让我们得以一窥死者生前的一点画面。

整部片子中,黑帮老大那段是最完整最好看的。其他部分都太零碎浅薄了,可能也有语言差异问题吧。看来40w拍片子的确还不太够。

对作者做这件事情是敬佩的,有这么多人愿意看一个纪实的东西也挺好的。但希望还是再深度一点吧,做过记者的人,可以更深度一点的,不要迷失在互联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