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想写影评了,满脑子想法想一股脑写出来,工作结束下班已是冷气袭人的深夜,倒头就睡了。今天再来写,明显影评的灵感被折损大半。果然,灵感和热情这玩意,容易被拖延症毁掉。
1.县长曹志远的演绎是本部电影最大的亮点,甚至可以称为本部电影的最大支撑点。少了他,这部本就灵魂残缺的电影更成了下水道的行尸走肉。他确实把一开始的凛然正气人民父母官的气态表现了出来,但后面的反转又让他彻底成为一个手段很辣下恢弘大棋的反派角色。如果说其他演员都是单薄的脸谱化,他是真正做到了加进自己的东西又升华了内涵的强势演员。
2.宋一锐(姜武)虽然是24k纯纯的老戏骨,但在这部电影里他确实有些用力过猛,显得非常不自然。当然,编剧给他准备的台词,导演的庞大而空洞的构思布局也给他带来很多负面作用,至少徒增了很多情节里的尴尬与咸涩。
3.脸谱化严重,角色缺乏现实主义人格,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丝毫不留给观众一丝想象的空间。村长和村长儿子的骄横跋扈不像个现代人,倒像是古代地主家庭的老爷和少爷。一线专案组里的两个正能量年轻人,中二而正义的形象无可挑剔,没有一点挖掘的空间,观众只会把他们当工具人。最后挡一枪的操作确实惊艳和感人,但工具人却没有被再眷顾,中枪后就一命呜呼了,顶多再给他送去医院半生不活的戏份,太侮辱一个与黑恶势力对抗的年轻人价值,最后宋一锐拿了二等功,为他挡枪的年轻人却一地鸡毛默默无闻。
4.有些逻辑硬伤。我只讲几个吧,毕竟一部带广泛争议题材的电影锱铢必较也不太厚道,能过审就不错了,对吧?专案巡察组的准备太不充分,调动隔壁地域的警力这种基本操作到后面快结束的时候才出现,这种操作竟然还要本县卑微老实干部的提醒实在是不应该。专案巡察组里有年轻人是正常的,但这也太年轻了,什么后台能大学毕业就进入专案巡查组啊?就算当个村官也得有个大学本科学历和通过公务员考试吧?如果单要勇敢献身的品质,30岁左右的人也是有的,没必要一定青睐20岁出头的毛头小子。毛头小子最后被狙击枪击中时,只是身体有一大块血迹。也是醉了,狙击枪是加强版步枪,子弹型号都要大一码,一枪打中身体,一个圆孔进去,一大块血窟窿出来,整个人都会变形。电影里的中枪画面就跟抗日神剧的画面一样,让人觉得经不起推敲失去科学常理的尴尬。我感觉电影里的蛛丝马迹太多了,这么多弱点暴露出来,只能证明孙志彪等黑白两道的头目们太弱鸡。另外,一个县公安局局长敢和中央巡查组的特派员直接对杠,还说在县里他说了算,简直侮辱智商的一段,现实里根本不配提鞋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