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于是愈来愈少提它,大概无从提起,甚至有矫揉造作的感觉。这两个字,挂在十几岁孩子的嘴边,最是可爱,看着那点点稚气未脱,故作深沉,甚至有些想笑,而到如今,话到嘴边只觉得烫嘴。

少年人最咽不下那口气,于是谁打了我哥定要还手,真遇见事了我就哥几个逃呗,说我没出息不懂事我就偏要闯出去给你看看。

最喜欢两个画面,一个是站在海边歪七扭八地跳舞,穿着自觉时兴的花衬衫或光着赤膊,背着蓝天下掀起的一层又一层浪,笑起一脸褶子,不知天高地厚地舞动。明天在哪里?未来在哪里?不重要。一边抄起斧子棍棒就上去干架,一边逮着二只鸡迟迟不会杀。后来,不打赤膊了,眉目好像总也没之前舒展,送走心上人,拉上兄弟站在街头高喊”录像带50元3卷",这口气,到底是咽下去了。

还有一个画面,是层层绿茵掩盖下的窗户、走道、露台。一所破败的房子,见证了一段青春的谢幕。我总觉得触到这里的镜头,夏日鸣蝉,疏窗人影,摇椅,还有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的空气里重重的水汽,总是充满着诗意。

有友邻说,他的电影里充满着诗意,那是来自对人内心的关注而产生的诗意。影片中阿清对女工若有若无的恋情也是一种诗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