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剧迷,我觉得《去有风的地方》这部剧,以我看了十几集的观影经历来看,他是很成功的一部剧。他描述了很多现实问题,反映了很多当下生活的陋端,同时他又兼具了轻松,诙谐,温暖,善良、这些关于美好的特质。
作为一个爱看剧的人来讲,我之前关于所有善良温暖治愈的剧都是在看日韩剧,所以对国产剧会带有一定的滤镜,资本的介入好像我们国内娱乐圈或者说影视圈的创作环境遇到了瓶颈,所以会带有滤镜去看国内的一些剧,之前国内的剧讲的家庭伦理,家国大业也很好,但是相对而言日韩的这些治愈向反而是当下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的缺失吧。
这部戏让我彻底打破了对国内剧的一些不同的看法,因为2022年是韩剧杀疯了一年,不论是从他的影视剧还是电影一直都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但这部《去有风的地方》它的出现打破了我对日韩剧治愈向的理解和封锁,我开始期待国内会出现更多这样内容的剧,他的演员选定,色调滤镜,光影的利用,场景的选择,展现了很多美好的事物,祖国的大好河山,美景美色,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文旅建设等等兼备展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也构建了人性,也向大家传达了人性。
这部剧是值得反复观看的剧,很多细节的东西是一次观影经历不足以全部理解留意到的,他值得被反复观看,在一个多人物的剧里面,每一个人物的塑造,细节都展示的很好,哪怕是小朋友的角色也做得很有特点,特色。是很让人觉得用心的一部剧,很能感受到主创团队的努力,还有他们的审美,他们想传达的一些观念,想表达的一些思想,讲述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互联网时代,海量的短平快垃圾信息冲击,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大疫三年的后遗症,生活的缺失,精神上的匮乏,自我消耗无从补足循环,让平凡人的生活更苦涩,这部剧真的很棒,从多维度的讲述生活与苟且,讲述糟糕与美好,讲述愿望与现实,没有大的起起伏伏,平平淡淡中透着希望的光,如轻轻柔柔风拂过沾染灰尘的心,让人焕发活力,像是与老友促膝长谈,讲讲互相的见闻,时而举杯饮茶,时而感叹人生,时而讲讲自己,时而鼓励对方,告诉我们没有哪一种生活绝对正确。
我看了一些其他的影评,包贬不一吧,有一些评论甚至是有一些恶毒。我不知道在他们眼里真正完美的剧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内心预期的剧到底是什么?说什么拖沓,说什么剧情如何如何怎样怎样,包括演员的演技,我个人很主观的说,这是一部针对于当下影视圈近十年很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是有很好的带头榜样作用的作品。如果一定要讲细节的话,瑕不掩瑜,首先从演员配置上就可以看得出是一部用心的作品,每一个人都能把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有些许不足的地方,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从谢之遥的选择上我觉得都很用心,他的肤色很符合云南紫外线比较强,日照足的特点,所以男主角的肤色就是小麦色的,很多人在说开头那一集陈南星的去世没有铺垫,没有过渡。硬转折,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生死是一瞬间的事情,顿悟是一瞬间的事,人的成长也是一瞬间的事情,很多时候这些瞬间都是在人不经意间就发生的,在医院的祈祷比在教堂的多,生命的脆弱真的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我觉得那一集感受这种事情就很主观了。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没有铺垫,没有什么代入性之类的,但是有相同经历的人就会秒懂,包括剧集里面所展示的一些人物特点,每个人物的故事,每个角色的他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一定都会有让人共通的点,只有那些共同的人才会瞬间的懂,但是没有共同的人不代表他共同不了。但可能需要他在反复看几遍,有一些经历就是这样,每一部剧也达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
总结一下:
《去有风的地方》,是近年来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填补了国内治愈向空白的窘状,于内容1.5颗星,于演员1.5颗星,于创作团队审美1.5颗星,于鼓励支持0.5颗星。
希望这样的剧越来越多,希望资本介入少一些强植硬植,少插手创作团队的事,彼此更好的磨合,才能创作出有口碑有内容有意义的剧,只要有了这些才是支撑变现的唯一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