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原创的1042篇

2025最爱,抱团取暖的治愈感。

没空更新的我,又一次闪现,一定是因为遇到了非常喜欢,必须要支棱起来,摇旗呐喊安利的剧。

剧荒期里,好剧更加难能可贵。

这是2025年我最喜欢的韩剧,比《苦尽甘来遇见你》更喜欢。

一开始还兴趣不大,直到第二周一口气看了4集,欲罢不能,每周末都要熬夜看完当日更新。

用这份心软软的治愈感,迎来工作日。

《未知的首尔》

...

一种像冬天里小动物们,挤在一起抱团取暖的毛茸茸的治愈感。

我非常谨慎,酝酿3周,写出了这一篇。

感觉我的灵魂都在参与追剧和写剧评。

台词和情节足够美好温暖动人,其实切入这些内容,很容易写,只不过这样写的人已经很多了,不缺我一个。

所以我想从其他感受来推荐,希望你们可以自行观看,去感受,去碰撞到“自我”ego。

同时这也是写给最近并不算好,不过是按部就班活着的我自己。

01 重启/交换人生,一定会逆风翻盘吗

看简介的第一周没有追更,还是因为老生常谈的设定,框架和人设。

性格截然不同,人生发展方向大相径庭的30岁中年双胞胎姐妹,优等生姐姐因为很难承受的严重职场内耗PUA,导致焦虑抑郁,所以妹妹为了她,选择了两人交换身份应对,各自破局,互相治愈和拯救的故事。

比起爱情的点缀,当下越来越卷的氛围下,职场和人生方向方面的共性问题是这部剧重点。

《未知的首尔》并不是赢在故事的新颖巧思,因为故事情节很套路,很常见,仿佛网络上的金句鸡汤文字和小故事小段子。

但第一集必要的铺垫后,打动我的是:

一种感同身受的代入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怜悯;

一种在书写当下大部分人生活经历和心理历程的真实感,

一种温柔互动的活人感和同理心。

为什么想换种活法,重启人生,重养自己一遍?

因为都会羡慕求而不得,轻而易举幸福的别人的人生,也会后悔当初没做的选择,没成功的种种,

甚至在玄学较真,抱怨投胎技术,无力托举自己实现阶级跃迁的原生家庭,

又或者感叹,运气不够好到天降福星,否极泰来。

因为潜意识的本能,就觉得,那些虚拟语气,才是无解的现实生活里,唯一的出路和希望。

习惯性地,不想落空,甚至不想经历艰辛和苦难才看到回报,最好可以根源性,一劳永逸,毫不费力,轻松快乐,得到幸福。

白日梦可以有,理智的人也都明白。

所以,对每一个bornout/焦虑抑郁/躯体化/职场倦怠/中年危机的人:

比起看主角开挂,无所不能,逆天改命的简单粗暴,不切实际的爽剧,

我们其实更希望能看到,

没有那么完美坚强的主角,可以摆脱痛苦,治愈伤口,

重获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对自己生活多一些的掌控感,

愿意认清生活残酷真相的同时,还愿意继续生活。

是的,我甚至都不会轻易说出,一定要热爱生活,努力生活,成功逆袭这样的字眼。

对于真正深陷抑郁和焦虑的痛苦的人来说,这些轻飘飘的字眼,其实和那些质疑刺耳的声音一样,都是枷锁和压上沉重心灵的稻草。

哪怕是周围亲近之人,一心只会希望你更好的人,依然不理解:

为什么这点挫折就会让和女主一样处境的人,放弃生命。

没有体会过的人,也许轻易下了定论,明明年纪轻轻,健健康康,无忧无虑,放弃生命,就是不够成熟,不懂感恩,不知满足,承受能力太差,心态不好。

我也在经历burnout,所以我理解那种欲念全无,用最低能耗支撑着基础生存本能的状态。

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我又掏出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反复阅读。

读过的人都懂,第一章就是开幕雷击:

人要不要继续活下去。

这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没有之一。

做出选择的人,简而言之,做出了判断:

认为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生活不值得,人生无意义。

生活也本就是单调重复的草台班子,充斥着荒谬,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在舞台上循规蹈矩演出的那个角色,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意识,顿悟。

然后就开始思考以上,在找不到意义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真正读完加缪,也读懂加缪的人,一定不会草率说上述都是负能量的歪门邪道,引人放弃。

他反而有种要跟这荒谬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和自生力量。

这也是我去年在心烦意乱,阅读避难的时间里,认真读完《悉达多》之后的感悟:

当所有人都不再为物质条件的匮乏感焦虑,无需辛苦劳动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不幸福,不自由,焦虑烦恼,并不会消失。

也就像《未知的首尔》一样,

换一种人生,重新开始,就会开始新人生副本的升级打怪,以前未曾知晓,也很难预料的新问题。

因为我们总是在向外求,求答案,求解决,求帮助,求条件和资源,而忽略了向内:内观,内求,诚实面对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阅尽千帆,体验过人生的高潮低谷,感受名利丰富和物质匮乏的极端,经历各种人际关系的爱恨纠葛,生离死别,四愁八苦之后,

自己找寻到的答案,那才是属于自己的路。

不管它多么格格不入,与众不同,不合常理。

为什么要活下去,没有答案,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甚至到底需不需要人生的意义,都是因人而异。

别人的答案只能参考,而自己的答案才最有价值。

如果真的想去思考哲学问题,推荐大家除了追剧,可以阅读加缪和黑塞,《悉达多》《玻璃球游戏》《西西弗神话》非常推荐。

02 没有人会来,靠谱的只有自己

这部剧塑造了群像正面角色,我都很喜欢。

不完美,很真实,普通善良,普通正直的人。

甚至我觉得是男主男二号所有塑造的角色里,我最喜欢的人设。

而且很欣慰的是,双胞胎姐妹最困难的时候,虽然都有来自亲近之人的理解,支持,帮助,那些亲朋好友都是很好的人;

但剧情没有简单粗暴用天降完美男友/神仙伙伴,来搞定女性角色所有的问题。

电视剧用细碎的日常和温暖的话语,很详细地展示了,主要角色们是如何走出抑郁和困境。

那些很真实的家长里短,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常,那些日复一日打工牛马的血泪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大家都需要互相支持。

但真正走出困境的最重要的一步,还是源于自己。

人到中年,懂得都懂,那些重要的时刻,艰难的困境,重大的转折和抉择,

没有人会来。

无论有多苦多难,多不公平多委屈,都不会有人,平白无故,替你来拯救你自己。

而且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靠得住只有你自己,才有可能激发潜力,迈进一步。

No one is coming

这其实是积极心理学里,很有用的心理暗示,是一个人能够真正积极面对生命的底层逻辑。

没有人会来,所以没有人会对你自己的处境负责,可以放下那些无用的等待,真正地为自己主动,自己才是人生的第一责任人。

更不要一遍一遍地向外界其他人,甚至向自己,反复渲染和描述那些困住当下人生的枷锁,反复咀嚼回味这些痛苦的情绪,用这些时间和气力,靠自己,行动起来。

哪怕收效甚微,为了生存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勇敢的。

到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至少也会收获一个做了些什么的自己。

...

很骨感,很残酷,但凡事必有两面性。

没有人会来,也意味着,没有人的指责,指示,指点乃至指指点点,可以凌驾于你自己的心之所向。

没有人观看你的日常,没有人会比你更在意你自己,也不会有人比你对自己更挑剔更不满。

所以没有人能真正伤害你。

那个困住当下的枷锁,可能不复存在了。

因为那本不该,也不会源自他人,因为困境其实就产生于自己的内耗。

《未知的首尔》里很动人的经典台词,很容易动情飙泪:

我对自己比任何人都残忍,因为我怨恨我是我自己,就连鹿和寄居蟹都拼尽全力求生,为什么我总是在最应该保护自己的时候,不断地攻击自己呢?

所以当姐妹俩用对方的身份生活后,会发现:

自己最大的敌人,竟然是自己。

被我们视为最大弱点的东西,也可能恰恰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变得特别。

...

03 行动之前,请对自己诚实

就比如当下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职场倦怠,源自各种内卷外卷。

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下,为何一面开导自己,但还是会陷入循环,不断给自己加码压力,贷款焦虑?

《未知的首尔》用我很喜欢细腻的情节,展示了一种方式和答案。

双胞胎交换后的生活,包括各自男女爱情线两对CP,恰好都是循规蹈矩优等生和洒脱自由脱轨人生选择的碰撞。

虽然问题各不相同,每个角色的设定和经历最后都殊途同归:

走出困境之前,先真诚地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根源到底是什么?

别人家的孩子,人生赢家的顶级牛马们,过着光鲜亮丽但并不让自己真正舒适的生活。

优等生心态,我非常明白。

不喜欢那些暗戳戳,毫无道理的潜规则,不喜欢那些不公平不正确,习惯了优秀和强执行力,习惯了肯定和赞扬,希望可以像答题一样清晰明了。

所以害怕别人的失望,质疑和无端指责。

最害怕的还是自己对自己的失望,未知的不确定性,

所以自欺欺人,在解脱拥抱未知,还是继续眼前的苟且,反复横跳,拉扯痛苦。

...

而一路好牌打乱,人生越走越窄,暗淡无光没前途的废柴中年,可能连那些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心态好,都是用尽全力的伪装和自我暗示,假装不在意。

被社会标准一次又一次衡量judge后的质疑和否定,也会让乐观性格好的女主,自我怀疑和难过:

都已经这么平庸和失败了,有资格无忧无虑吗?

不完美,不完整,不优秀,不顺利,所以就不配一直快乐吗?

人要如何有动力,维持快乐?

...

这部剧质量很好,演技,剧本和导演处理的氛围和节奏,能让人沉浸观看。

导演:《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都市男女的爱情法则》《嫉妒的化身》《海德哲基尔与我》《幽灵》

编剧:《五月的青春》

都是我喜欢的作品。

剧集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很稳定。

也会有争议,包括被大家质疑了一下合理性的性骚扰加害者的设定,我都觉得挺好。

我不剧透这个设定,但我要强调,女主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防备心,结果被背刺,被伤害,都不要从受害者为什么受害找任何原因和责任。

永远不要质疑受害者的行为,不要总是规训受害者要怎么完美,错误的根源,永远是加害者,没有其他。

05 未完待续

最近身边有朋友接二连三地裸辞,原因很多很复杂,不过就是失望慢慢累积到了临界值。

但不约而同,大家都选择了,世界这么大,我先去看看。

男主和男二都迈出了这一步,被职场搅和地痛不欲生的两位女主,应该也会走出这一步。

喜闻乐见,我们喜欢看这种故事,就是很需要一些正面的例子带来的能量。

恰如最近能平复,能积极一些的我自己,此刻想要做的事:

脱轨,自由,想要试试人生的容错率,而不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瞻前顾后。

生存很重要,工作不好找,压力大问题不少,但没什么比自己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了。

我想相信:

人生的容错率,大着呢。

作者: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百家号/头条/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公众号/豆瓣@芸淡风倾,微博@芸淡风倾_紫薰。

剧照图片来源于豆瓣词条,侵删。

中字cr.@微bo用户 汐玫依,台词截图来源于小红shu@Nini的日记本,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