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刘欢老师的片尾曲,感谢所有主创,《三大队》请务必大卖!务必多多提名多多拿奖!

三部电影连着上一开始我以为我会最喜欢看了三遍的无价之宝。因为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叙事不讲常规的人物故事实在太吸引我了,而且怼脸特别多特别爽。刀尖的故事不够好,比较平庸。当时不觉得三大队会爆种是因为觉得这个故事基本稍微对电影梗概有了解就基本全知道了,毫无惊喜。但是看完之后整个团队用他们的实力告诉我,毫无疑问,三大队赢麻了。因为金鸡映后评价很好,所以心理预期很高,但是居然!高预期!高回报!太牛逼了这种期待拉满没有落空的感觉特别爽!

下面简单聊电影,涉及剧透。

——

1.节奏特别舒适。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只用了半小时来讲入狱前,但是这紧凑的半小时全是有用信息。留了非常多后面的伏笔,也基本讲清楚了每个人的家庭,非常厉害。没一处闲笔。

2.故事无比扎实。还没去看原文,一直怕被大剧透没看。目前暂从电影的角度,特别喜欢他们出狱后墓地重聚那段戏,他们五个和师娘每个人都演得特别好。虽然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和程兵走但是从一开始的拒绝到后面一个个嘴硬地加入,特好。这一部分值得反复拉反复看。然后应该很多人都会说先加入的最先走,最后来的反而撑到最后这个点,不知道原文里有没有。而他们一个个的退场原因都花了大篇幅去拍,生活的真实照进电影,特别好。

3.张译太牛了。是张老师粉丝,但是我看到中段的时候,心里萌生出一个想法:张老师怎么感觉演得一般啊,很平淡啊。后来我逐渐发现不对劲了是在重聚的酒桌他们唱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时候。每个人的反应都很好,唯一不在唱歌但泪流满面的程兵突然让我意识到这个角色难演之处。其他四个人个性都很鲜明,都有重要的记忆点,比如张子贤抠门借烟+不会说话,比如王骁有一个很好很好的妻子有人要担心+是个好厨子,比如魏晨从头到尾是愣头青+热血青年毛毛糙糙,比如曹炳琨试图整点玄学但始终没办法自我说服,还是执念到最后。他们每个人人物的记忆点都很深很鲜明,可程兵其实不是。前半段的他,虽然入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更像旁观者,或者说,前半段我们是在通过程兵视角了解发生了什么。我们知道程兵是个靠谱的队长,有一个很好的平凡家庭,有可爱的而且很爱他的女儿,脾气急躁(他们五个都蛮急躁的)。就没了,就是那种警匪片里很传统的好警察形象了。他的最最最高光在从河里上岸之后那个和牛合影的背影开始(个人认为)。我执我执,是曹炳琨说的,可真正最执的还是程兵。说好了比赛谁先游到对岸,说好了一定抓到凶手,那就不听不看不想铆足劲游到对岸,那就想尽办法让坏人伏法。从那里之后,他的真正高光才开始。已经过去几个小时了我还是无法忘记最后那个在警察局,贴着蓝色警察标样横条的玻璃门里面,他的眼神。那一段实在拍得太好太好,那么多年时移世易,他变了太多身份了,但最后的最后,他还是那个答应了就一定要抓到凶手的程兵。

还有一处,是他和凶手在小区楼下见面那里。之前看了大鹏的第八个嫌疑人,故事类似,当然那个是犯人角度的,同样有这个多年后的警察犯人相见的类似画面。但那个是比较意料之中的、比较常规的、外露的比较明显的那种震惊和迟疑,而且更多是关注犯人的震惊与迟疑。这里面完全不一样,犯人一直没认出来,父王演的意思应该就是没认出来,所以张译演的更有意思。单元楼门口躲在树叶背后那个不可置信又按捺不住狂喜的转身,那个表情实在太牛了,然后是跟上去两次的搭话。二刷这段决定盯着张译眼睛看,他在努力地、用力地确定确定再确定,真的是他吗真的是他我要好好看看他终于找到他了,还有一种终于找到你了的开心和强行忍住之间的平衡,特别特别神。短短两段对话,感觉演出了特别多的内心戏。

4.说说其他角色。最想说的是:我天呢,张子贤什么时候练得这么高大魁梧了!!!王骁和曹炳琨两个演得真是太好了,四个人里头还是差距明显。好演员真的就有一种让人信服的能力。墓地那里王骁短短的一段话,泪点特别多。不赘述了。他说梦醒人散的时候本人使劲流眼泪。还有后面退场的时候瘫坐在地上的自述和车站送别的那个转身,特别神。还有师傅,老人家一如既往稳定输出。青山在,人未老,青良啊张青良,青山始终在,人老不服老啊。(啊啊啊串戏一下姆们青山~)

演程兵妻子的女演员也很好,尤其是出狱后,对比特别好特别明显【谁看了不骂一句教师工资低啊!!!】

还有个细节,程兵一家和师父一家其实是相似的家庭。都是警察+老师的体制内组合。两位女性的选择都没错都是为了生活,但师母更有那种宽容、温和、慈祥的感觉。

5.上价值

到魏晨退出的时候,我有一部分思维跳出了电影在想,人活着到底是应该就这么“生活下去就行了”还是“多少执着点什么”。电影里太多人在劝程兵放下了,有的人口头,有的人自己退出,望不到头的追凶路,无数次的失败,家人的不理解,生活的落魄,太多太多了,归根到底都是师娘那句:“好好的”。甚至差点击败他的,都不是好多次的碰壁,而是看到其他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快乐退休生活。那本该也是他的生活,是他本来应该触手可及的幸福人生。

这电影最牛的地方在于,后劲极大。不知有意还是无心,看的时候结尾我并没有太get到为什么要让眼睛肿了的程兵就这样站在人行道上,人们从他面前来来往往就结束了。相似的看了不少,以为只是平淡结束了。直到我听完片尾刘欢的那首歌,眼睛红红走在回家的路上。快要五点的光景,夕阳上来了,天色很好看,我走出电影院,走入人群。和片尾的程兵一样。

我突然意识到了,我执到底有什么意义,也意识到了那个结尾的深意。现在的年代,普通人相对于这些有勇气有毅力执着数十年光景的“模范榜样”们,大多都是抱着看看“感动人物”而已的心态,然后回到自己的人生继续去当一个普通人。现实中像程兵这样的人真的不多见,多见的是三大队其他的人。社会需要程兵,因为正是这样的一个个人,在推动着社会各项体制的完善与健全。这部电影跨越那么多年也侧面展示出了公安机关办案理念、工具、方法的变化与进步,这些进步的代价,我想和文明一样,大多是血淋淋的。所以时代需要程兵这样“掀掉屋顶”的人。他们渺小但是无比伟大,他们可以是程兵,也可以是张桂梅,也可以是其他好多好多被讲述出来的人物故事里那些主人公。

我们可能不能成为程兵,可我们可以成为三大队其他的人们。他们也是这条漫长的追凶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叫三大队,而不叫类似千里追凶这种类似的噱头名字吧。

感谢程兵,感谢三大队,感谢每一位人民警察。尽管程兵只抓住了这么一个犯人,但只有千千万万个程兵,才能让这个社会逐渐不那么需要防盗窗,让离家的人,再晚都能回家。这和骆闻舟说的我们作为警察的工作就是不能让女孩不敢穿碎花裙,一样地有力量。感谢每一个愿意多一点“我执”的人,你们都在让这个社会往前进了一小步。

我记得余光中先生有一段特别有名的话:“通往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但是,孩子,你得尽量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期待上映后的二刷!

...
程队身材太好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