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留校联盟》的海报,和保罗本尊一样“其貌不扬”,但后劲巨大,网上甚至有很多人拿来和《死亡诗社》相提并论,这算是对保罗最大的肯定。故事里头的保罗,看起来是个受人尊重的老师,但随着故事深入,生活的洋葱皮一层层的剥开,没有人能在生活中幸免。
...
故事里头的少年,当然是青春期的张牙舞爪。贵族学校的宿舍生活,也是相当精彩的,宫斗程度一点也不比清宫戏逊色。
...
此时的保罗,被校长召见,快到圣诞节了,老外的盛大节日,但是校长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贵族学校有学生回不了家,必须有一个老师“牺牲节假日”来陪着孩子们,这帮小子,可是金贵过“砂糖橘殿下”的宝贝,万一有个闪失,可是了不得。不出意外,古怪的保罗,是“唯一人选”。但这一切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校长桌上放的这瓶“好酒”,人学生家长随随便便送的,校长也是随随便便收的。
...
校长虽然是校长,但毕竟是保罗曾经的学生,古怪的保罗,向来不把这些放在眼里,该挂科就挂科,不会因为学生的老爸给学校捐了一个体育馆就放弃原则。好吧,大概也知道那些所谓的名校生的光环从何而来了吧。清北里头,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还真是不好说。
...
就保罗这个尿性,在大天朝活不过一个学期。然而,在老外这里,哪怕是校长,也没权利随便修改分数,即便是“求”,也得“求”任课老师的“首肯”。这种诡异的现象,让人相当的不解。虽然,校长最后非常诚恳的请求保罗“做个人吧”,但保罗对这样的“做人”不屑一顾。
...
但是,保罗还是给了校长一个面子的,既然挂科了,给一次补考的机会已经格外开恩了。但是,刺头的少年当场表达了不满,咱都是要放假的人了,还想开新课,门都没有。保罗也是个“杠精”啊,此生唯一不怕的就是开杠。这场“开杠”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很快少年就被打脸了,这个圣诞节,老妈决定和再婚的老公一起过,你就别回来添乱了。
...
少年一下子懵逼了。当初,他嘲笑一帮“留守青年”时,那个酣畅啊,现在轮到自己了。最大的打击还在后头,很快,“留守青年”的老爸开着直升机来了,不仅接走了留守青年,还把留守青年的一帮好友全部接走。少年,成为那个唯一的“留守”。偌大的校园,就剩下三个人,保罗、少年和厨娘。少年心中多少是有点不满的,但是,在保罗这里,没什么情面可讲,当晚,保罗就在饭桌上开了火。你们这帮小子,有什么资格发牢骚,比你们生活更悲惨的大有人在,轮三轮四,轮不到你们这帮人在这里“哀怨”。
...
厨娘的孩子,为了能争取到学校上学的机会,选择了参军。这大概是“穷人家的孩子”唯一的途径。可惜的是,厨娘的孩子再也没能回来。他们的悲痛,是痛入骨髓的痛,和少年的矫情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当下的少年,一边享受着优渥的生活,一边矫情的怼天怼地,大概都是因为没有尝过生活的苦楚。
...
故事里头的少年,比起普通的“独生子女”又更进了一个阶层,他们即便是在学校里头混吃等死,将来也能进常青藤。人生的“成功”,不需要他们拼尽全力就能唾手可得。而这一切,可能是普通家庭穷其一生,甚至倾尽几代人的全力而不可得。
...
保罗其实不是“好为人师”的给少年教导,而是自身的切肤之痛。他曾经也拼尽全力,“杀”进了常青藤。然而,在“常青藤”中,因为自身先天性的缺陷,和“后天”的阶层,在常青藤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其实这种“被排挤”实在太过平常。但是在保罗身上的悲惨并不仅限于此,最后毕业时,保罗的论文被明目张胆的剽窃,但校方最后的决定竟然是将保罗开除了事儿。这冰冷的现实,让人瞠目结舌。然而,再仔细想想,或许是“普世价值”给大众造成的假象吧。我们被灌输了“努力就能成功”的鸡汤,但是这种“成功”其实是被阶层严格控制的“成功”,想要“鱼跃成龙”,努力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你可能需要出卖自己的自尊,也可能需要出卖自己的人格,甚至可能需要出卖自己的灵魂,然后才有可能跻身所谓的“阶层”,然后,你发现,你不再想打破这曾经自己厌恶的“阶层”了,开始控制那些“想跻身”的人。如此循环往复。说得太清楚,大概会被封号吧,马爸爸都缴械投降。
...
这样的循环往复,保罗大概是看透了。那些苦难和放纵,大概是一对相互“映射”的混合体,想要放纵,就必然有人承受苦难,问题是,人人都想着放纵,不想承受苦难。承受苦难的唯一“希望”,就是哪一天能够“放纵”。这是不断往上推的命运之石,能做的只是在无奈中挣扎。
...
保罗的牢骚其实对生活于事无补,这种被“禁锢”的规则,有着其强大的生命力,甚至超越了人类的智慧。保罗,至少还可以在这个学校里头“苟安”,太多的人,在生活中颠簸,拿更低的工资做更多的事儿,甚至连牢骚都不能有一个。
...
摩擦,摩擦,反复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