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笙导演的剧基本我都看过,这部一播出我也是第一时间就来观看。县委大院这部剧虽然目前刚看了四集,但却是我最能感同身受的一部剧,因为正好自己也在基层工作过几年,里面一些场景和剧情还挺触动我的
大学毕业后有幸成为一名基层干部,和小林一样怀揣着赤子之心来到基层岗位上,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当时的影子,甚至到现在还记得第一天报到时的紧张,因为是zf单位有些言行举止确实是需要十分注意,还没有工作前就会被家人各种嘱托。初入的职位是在党政办工作,开始做的是一些基本的资料整理和开会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看到剧里开会场景的布置可以说细节的还原上丝毫不差。开正式大会的时候杯子要用单位的陶瓷杯,把有字的一面冲外,台卡的打印要用粉色的纸打印好,包括参会人员座位的安排也是很讲究的,按照级别的大小从中间到两边依次排开,桌上物品的摆放也是检查多遍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zf是一个严肃的地方,这些琐碎的小细节也更能证明工作的严谨。可能有些人在看剧的时候觉得开会的场景有点多,但是这确实很真实,大家的工作就是开会讨论问题,散会解决问题,有时候开完大会还要各部门开小会,一个会从早上九点开到下午四五点也是有的,事实证明集中开会也是解决问题效率比较高的方法。还记得第一次去地下仓库找资料的时候,我以为现在的互联社会就是所有重要资料都上传到电脑里就行了,没想到全县每个人的资料都在一个档案盒里,并且都排列的井然有序,这点属实惊到我了,发现资料整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领导是一位女性,她是一位很直爽,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和剧中的艾鲜枝其实还挺像的。她做事能力是我工作以来最佩服的一个人,她不喜欢一些弯弯绕绕,所以我们办公室的环境还是很好的,经常听其他同事讲自己办公室的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每次都很庆幸自己跟对了领导,但是事实证明再多的弯弯绕绕终究抵不过脚踏实地做事的人。


第一次下乡扶贫,是去一个贫困村里帮助信息录入,这一去就是接连去了四天。从城里开车要40分钟左右的路程,对于第一次参加扶贫工作的我来说是不太清楚到底要做什么,只是大致了解要到贫困户家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有一家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家中住的是一位奶奶和上初中的小孙子,因为是北方,当时又正值冬季,进他们家第一印象就是很潮冷,屋子里得穿着棉袄,经过了解后才知道这么多年一直是他们两个人相依为命,儿子和儿媳一直在外打工基本一年也不回来。本来以为这种情况我都是在电视里看到的,没想到离我只有40分钟路程的村子里好多户人家都是这种情况。因为村子里老人居多,有些信息的申报录入让村长很是头大,会计算机的年轻人也寥寥无几,只能等待扶贫的人来帮助他们上传。那几天我们不仅帮助大家完成了资料信息的登记,也在领导带头下帮着村民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老人砍柴、掰玉米籽等一些平时他们干起来比较费劲的工作。没去之前真的以为扶贫就是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慰问,真的体会过了才明白了扶贫政策的意义何在,精准扶贫工作的亮点和精髓,扶贫不是只是行动上的扶贫是用心去扶贫。
工作两年,也是让我飞速成长的两年,这两年的基层工作让我感受到了成人和成年的不同。基层工作不只有在办公室里的工作,下到村里的扶贫工作等,还有许多真正干实事的工作。例如今年冬天过年,大年初二我们这里下了一场大雪,每年下雪我们从来没有闲着,一定会接到通知去单位所负责的街道进行积雪清扫工作,没工作前以为这些都是环卫工人的工作,参加工作后才知道,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工作。下雪天路滑,好多人都不愿意出门的情况下,每次都能看到同事们都是拖家带口一起来参加积雪清扫工作,觉得那个景象还是很温暖的。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看梅晓歌去光明县上任那段路上的对话让我深有感触,一个好的基层干部就是要有破釜沉舟的精神。基层真的是一个锻炼人很好的平台,基层工作也贵在真诚和用心,有一位好的领导带领也会有更多好的发展,所以如果人人都像梅晓歌一样愿意投身到最难得地方去奉献,无数个光明县都会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