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年代久远,最近是在刷《庆余年》和给一个文件命名的时候偶然想到的。与很多人而言,它有很深的时光滤镜,有人把它当仙侠剧、有人把它当爱情剧、还有人把它当玄幻剧,但我却都把它当做一部革命剧(也有人说这是一部改革剧,但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妥,后面会进行论述)。
这部剧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敢于对一切不公的人事进行反抗和斗争,而且极具一种斗争到底的反抗精神。这部剧以及前传(也就是《宝莲灯前传》)在情感方面表现得都很到位。在前传中,很多观众在看到玉帝蛮横无“理”地下令十个太阳晒死自己的亲妹妹瑶姬也就是杨戬之母的时候,都能够感受到和杨戬同样的愤怒,也有观众能够和杨戬一样体会到权欲的可怕之处;在看到众人误会杨戬的时候,身临其境地心疼他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焦恩俊饰演的杨戬,在经过前传的救母失败后,发现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对抗腐朽专制的天庭众神,他选择忍辱负重,选择耐心等待时机,去做那个司法天神。因为他明白,即使他不做,也会有别人来做;与其这样,那个人倒不如是他,他只要做了这个司法天神,就有可能在天庭的淫威下,悄悄放走些无辜的人;才能用一种看似无情实则有情的方式——关押亲妹妹杨婵(三圣母)让她不必像母亲瑶姬一样被害;去保护才能更好地保护那个从前的自己,也是自己的亲外甥——沉香。
然而,当他做出这个选择之后,从前的好兄弟哪吒不理解他;天蓬元帅不理解他;他的挚爱嫦娥不理解他;就连他最亲的妹妹杨婵(三圣母),也说:“二哥这几年,的确是变了。”
只有杨戬的师父——当时的玉鼎真人,后来的菩提祖师(同样是这个师父,教出了另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也是杨戬的师兄弟),懂得他心底深藏的辛酸和无奈,明白他穿在身上那套冷冰冰的铠甲下,一直都藏着一颗心怀苍生从未变过的赤子之心。有一幕便是杨戬孤零零的地站着,左手滑开师父送给他的那幅字——“一如既往,忍辱负重”。风吹起身后的披风,他看起来那样孤单,却又那样坚定,傲立于天地之间。看到这一幕,我想到了一个人——教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极具悲剧色彩的孤独者,为了心中大义和肩上责任——“无非一念救苍生”,他们在前行的路上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爱人、战友,都不被他们所理解,甚至于被他们所愤懑怨怼,但是他们都不曾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他们的选择依然不会改变,这就是作为悲情孤胆英雄的他们。
杨戬知道,自己必须狠下心来去以激励亲外甥沉香,所以他刻意与之站在对立面。而沉香也在救母的一路上结识了很多好友,也从斗战胜佛孙悟空和净坛使者猪八戒等人处学到了很多本领,一路上他在失败中愈战愈勇,终于站到了天庭上。
可又失败了,这一次他全身武功法力尽失,还差点被投入八卦炉。
但此时,天庭中已有一半的神仙支持沉香,表面上看是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天庭的内部构造需要重组,三界需要一场变革。如果讲到这里就实现玉帝王母放人、沉香救母成功而结束了,那这部剧也不失为一部带有改良主义色彩的改革剧。但并没有到此结束,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面,因此,这部剧称得上一部合格的革命剧。
沉香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杨戬的苦心筹谋和一身本领及其从不松懈的坚持之外,很大的原因是到最后三界众生,都站在了他这一边。也就是说他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亦如当年教员一生坚持的群众路线一样。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沉香才能再度鼓起勇气,面对失败,重新修炼,救出授业恩师孙悟空(这里浅谈一下孙悟空,在西天取经之后他被封为了斗战胜佛。看似成佛,可他过得并不快乐,在他的眼中再也没有当年大闹天宫和取经路上降妖除魔的光彩熠熠了。而沉香的矢志不渝和坚持不懈,却让他重新找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么的桀骜不驯,也让这只金猴重拾了那根金箍棒,选择陪自己的徒弟一起“奋起千钧棒”,以“玉宇澄清万里埃”)。
终于,在一次次的磨炼之后,继500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1000年前大闹天宫的杨戬之后,沉香再一次闹上天庭。
这一次的最后一关就是他必须在母亲和新天条之间作出选择,如果他选择了救母,那这部剧也是一部带有改良主义色彩的改革剧,因为他的初衷就是救母。但他没有,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之后,他明白杨戬一直想要告诉他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所以,他最终选择放弃了救母,选择成全了众生。所以,这部剧可以在合格的层次上更进一步,它称得上一部优秀的“革命剧”。
好在,女娲娘娘最后还是把母亲还给了他。
再说回二郎神杨戬,可以说他是剧中塑造的最完美的人物形象了。论心地:他不顾一切也要去救素未谋面的不起眼书生和南郡百姓,他拥有唤醒宝莲灯的仁慈法力;论情谊:他可以为了哮天犬而不顾自己的性命(他从来都没有把哮天犬当做一条狗而是一直真心实意地把他当做自己的兄弟),可以为了梅山兄弟不顾一身的骂名,可以在哪咤真身死后奉献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来救他的命;论谋略:他布局千年,瞒过了所有的人,瞒过了最亲最爱的人,瞒过了三界众生,甚至瞒过了高高在上的观世音菩萨;论神通:肉身成圣九转玄功,七十三般变化甚至更胜孙悟空一筹,三尖枪司法人神,神魔恶鬼闻名丧胆,三界第一战神绝非徒有虚名。他宁愿被所有人唾弃、宁愿做所有人眼中的恶人,自尝酸苦、自吞苦果只为唤起沉香志向,只为让沉香能够真正成长,能够真正地用自己的力量拿起开山斧,担起救出母亲更是拯救苍生的责任。
可究竟是什么让他这样呢?是因为他要救妹妹三圣母吗?是因为他要保护沉香吗?是,可不仅仅是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想砸烂、推翻这腐朽的、无情的天条。
天条里说了,人鬼殊途、人神殊途、人妖殊途,神必须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神就要永远清心寡欲。凡人、精怪、鬼灵都永远被高高在上的三界执掌者践踏,蝼蚁般微不足道。“这套陈腐的天条,已经给三界带来了多少灾难?”他终于有了想法,所以他要逆天而为,所以他布局千年,所以他才有了那种“就算是粉身碎骨,遗臭万年,我杨戬也在所不惜”的决绝,真的像极了教员的“我是准备摔个粉碎的”。
他不是没有想过走改良主义这条路,他有去试过,可是行不通啊!因为,根据时代去改变制度和管理人员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玉帝王母并非不知,可他们更知道,这些都是需要代价的,而这代价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毕竟,改革是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而这就是他们不可触及的底线。所以在沉香过关的时候,他们只是静观其变,直到沉香过到可以换掉他们的那一关时他们甚至天庭众神仙才慌了起来。玉帝王母当年也是有过要造福三界之心的,可后面还是变了,变的不近人情。不管是在前传还是在这部剧中,他们都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感情来,要知道瑶姬可是玉帝的亲妹妹、杨戬和三圣母可是玉帝王母的亲外甥和亲外甥女啊,可他们的相处之道却如此地冰冷,让人觉得心惊胆寒。为什么玉帝王母会变成这样呢?是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吗?是,可不仅仅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这吃人的天条制度下异化了(那么,不管是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会被异化,无一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同歌词里唱的那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不食人间五谷,也犯错误也犯错误也犯错误”一样(所谓“不食人间五谷”换句话就是教员所说的“脱离群众”)。
不信,你看观世音菩萨高高在上,释迦牟尼以世尊佛祖自居,但他们可曾想到某个不起眼的书生骂天时的绝望眼神和南郡百姓将遭洪涝的无辜,可曾想到瑶姬被亲哥哥烤死时的痛苦,可曾想到三圣母被亲哥哥困在华山下的难过,可曾想到织女和牛郎咫尺天涯相互守望的无奈,可曾想到七仙女和董永生离死别的苦楚,可曾想到八妹和巴特尔脉脉两无归的失落,可曾想到白素贞和许仙百年同渡而又不能顾盼笑兮的惆怅?没有,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这些,因为这些于他们而言简直不值一提,他们只知道一切皆有轮回,冥冥中自有定数,天意不可违。
可杨戬不信,他当日敢把玉帝的十个亲儿砍死九个,敢与天界至尊决裂,敢镇守灌江口而无视玉帝的威严,今日同样敢逆天而行。
杨戬何曾怕过谁啊?三界之中,可有谁配他的三尖两刃刀去征伐?三界之中,可有谁能被他放在眼里?
杨戬的志向,不仅仅是救出亲妹,不仅仅是成为英雄、缔造英雄,更是要用慈悲的法力拿起他的三尖两刃刀,去做一个真正造福众生、拯救苍生的神该做的事,哪怕这会迎来万劫不复的六道轮回,哪怕会“摔个粉碎”而遗臭万年灰飞烟灭。可是那又如何?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只要你们不再为情所苦,只要你们能快快乐乐,我的生死荣辱,我的生前身后名,又算得了什么呢?教员曾说“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不可像陆游一样只顾‘赢得身前生后名’”亦是如此。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杨戬的悲剧在于他的放不下。
放不下生死相交的好兄弟,放不下月宫里中的独舞,放不下血浓于水的亲妹和外甥,放不下三界众生的苦难,放不下一个真正的天神所肩负的责任。
早在母亲瑶姬被天火灼烧成他不堪回首的记忆时,他就已经明白,一切的罪恶之源,不是玉帝,而是那腐朽得已经发臭发烂的天条。所以他要竭尽一生所能去砸烂它、打破它。
地藏王立誓,地狱一日不空一日不成佛,可是他知道吗,地狱里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不过只是三界如死水般暗淡和死气的一角冰山,不把这吃人的天条砸烂打破了,这地狱便永远都不会空?也许,他知道,不过他还是选择了不知道。
观世音菩萨说她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可是她明白吗,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天道不可更改,万事终有轮回”一切不过是一个浸染着权力的tzjj对三界众生生杀予夺的工具而已?或许,她明白,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不明白。
杨戬可以万劫不复、可以遗臭万年、他可以失去一切,但他不能看着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天条依旧高高在上。
为了砸烂、打破这天条,他愿意把一切的罪孽都加诸于己身,只为还众生一片纯粹的净土。
谁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天神?杨戬!
谁是代表着未来的新兴力量?沉香!
言尽于此,当我们面对这已经腐朽得发臭的、吃人不吐骨头的天条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如杨戬和沉香一样找到那个最正确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