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抱着家庭片的预期去看,但实在有被层次的细腻丰富与恰到好处所惊喜到——不知道鳢鱼汤入口是不是这种感觉hhh. 不久之前恰好在翻约翰·道尔的《拥抱战败》,上学期Asia in WWII课上也讨论到——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军部如何劝说世界各地的军队「停下来」。在这种意义上,本部电影中的「家庭」与「国家」呈现出某种同构性,牛仔裤、冰箱、高尔夫等美式生活元素的散播,战争与战败对于普通人及退伍军人谋生方式的改变,「男子气概」(masculinity)的普遍萎靡与丧失,女儿婚嫁与否似乎都改变不了照顾他人的命运。比起道尔的「虚脱」,本片呈现出的状态确实要轻松不少,但这种轻松中夹杂了多少自欺与自嘲,实在难以分辨。

另外涉及一点性别视角:影片呈现的是典型且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存在一定的凝视,但罕见地几乎没有让我感到不适,或许与前述家庭关系作为国家认同/国际地位的投射与反思有关。以及平心而论,平山家的几位男士虽有「一家之主」的刻板形象,但放在现实中已很可以接受的程度了——没有明显的不良嗜好且懂得克制、能够正常沟通并把跟他说过的话记在心里、享受他人劳作的成果但懂得感恩、能够承担起家庭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责任——老????️的男士们要有这觉悟早摘帽了好么……

最后,标题,实在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