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深知
在电影制作世界里
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尤其还要达到社会传播影响力。
当然,很多作品拍出来之前是并不知道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度。
我们都知道一部小说的完成度和具有传播影响力重要原因之一,一定是在当时文中特定的时代环境下,与人物内心,心境变化以及情绪变化相互连接的。一方面反映了环境改变了人物走向,一方面也用人物的变化体现了环境的特殊。
同样的,电影艺术也是如此,在00年代华语电影努力想要接近世界主流的时候,到底是如何要达成这样的程度,我相信很多导演都在琢磨,无论是资本的注意和感兴趣,还是导演和演员对世界认可度的向往,都会促成往这方面去拍摄的意愿。
电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反映电影里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理变化,以及看完电影过后,去影响观众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带来对自身的切身体会。
当然,很多时候一些导演都热衷于拍摄先锋艺术电影,去体现自己的对剧本的掌控,挑选能力,和拍摄组织指导能力,对演员的指导功力。
在电影世界里,其实导演能拍的剧本种类也是有限的,无非战争科幻类,叙事类故事类,纪录片类,歌舞片类。
电影是生活里的艺术,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意义。
其中,最能够调动观众好奇心和兴趣的就是在演员和剧情的特殊,有时候不得不需要一些在电影里很正常的情节,但是需要单独挑出来进行所谓博出位宣传的点去吸引观众。
就比如裸戏,床戏等等。
我如今想讲的就是在华语电影世界里华语导演,如何在一个人人都想要创新与先锋的年代去用东方的思维去讲一个尖锐的西方思想的故事。这样的方式是需要对西方,东方的电影叙事不同点,具有一定研究和理解才能做到的。
在具有所谓“情色”的宣传卖点中,其实蓝宇这部电影是我想着重讲的。
在早期的纸媒时代,都着重于宣传这部电影的对爱情的描写多么的悲伤与惋惜和扮演男同性恋的出位演出,很多人忽略了蓝宇这部电影是00年以来最先锋,最艺术的关于国人情感,关于中国的社会变化,关于这部电影在华语社会传播影响力的广泛其实很多人并不会深刻的体会到。
这部电影根据制作人和导演的表述,拍摄是瞒着国内的部门在北京拍摄,后期洗印制作也是去泰国,而且这是在国内大陆没有上映的禁片,是在香港台湾上映的。当时上映造成的轰动,是很大的。
时至今日,经历了纸媒时代到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热度不减。
可以这样说,我觉得它是探索了华语电影在制作拍摄编剧,导演这方面的一些边界,很先锋,也很艺术,也很具有实验性。在电影拍摄里的商业力,影响力,艺术性,先锋性,社会性,话题性,这不可能六角里它做到了超出他本身作为一部现在看来是耽美作品的价值。
这部电影,讲述的不仅仅是爱情,这部电影分为三段,尤其最重要的是第二段,如果没有陈捍东在那个动荡的夜晚主动去找蓝宇,去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心,这部电影就会沦为普通爱情电影,从剧本创作角度编剧就会寻求一个突破点,去造成二人的重逢。但是,剧本并没有往这方面写,一是因为小说原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蓝本,二是编剧也敏锐的抓住了其中这个破冰的非传统的机会。从电影的辩证分析角度来说角色的行为是靠社会巨大的被动的力量从而去推动故事前进,同时也靠角色在依靠内心的挣扎的力量去主动寻求角色间感情的破冰机会,这种互动是最具有戏剧效果以及拍摄价值的。
同时反映的社会效果,这难道这不是象征着国人这几十年的社会关系和人们情感的变化轨道吗?“时代反映着内心,内心也在推动着社会。”
我也很理解很多导演和编剧,为了体现自己的进取心,为了拍摄艺术电影,反而去拍所谓的先锋艺术的壳,为了艺术,为了先锋而去实验。20多年后,再看这部电影,它不像西方许多实验的艺术电影那样具有非常矛盾,尖锐以及夸张的力度去体现社会的变革对当下的人群内心活动的改变。
就像李安导演的断背山和关锦鹏导演的蓝宇一样,都是小说改编,都是讲述性少数群体的故事。他们都是用相当于华人自己一种沉着的,不着笔墨的,隐晦的方法去讲述了一个巨大社会变革下的一个凄美的bad ending爱情故事。
我一直认为拍摄性少数群体电影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去体现电影艺术从业者的电影拍摄能力,因为从历史上看很多导演都是必须要用这个吸引眼球的方法去体现,自己的导演功力,编剧功力以及对演员的调教能力。
既是一个商业上的考量和个人电影艺术作品上的完成度的考量,对性少数群体也是。如果社会对少数群体抱有太多的一些偏见和好奇的话,这些个电影,用华人的理解方式,可以说用东方式的温柔去抨击了一些对性少数群体,以及性少数群体电影的偏见。
这样也可以传达出一种共同的观念,其实无论是性少数群体还是说大众群体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人类,都是有殊途同归的感情经历过程,其中一种人人平等的社会人文观念,也传达在其中。
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人文关怀的宣传手段。
在20多年以后,就像断背山和蓝宇一样。依然在华语社会的传播影响力没有减弱。我作为一个CP粉,我经常会收到很多人问我要这个蓝宇的电影资源,其实无论他是异性恋群体还是说少数群体,无论是抱着一种看热闹还是说一种好奇的心态,去看看这部电影,我觉得他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一个历史的作用,就说明了他在各个阶层都有不错的反响,这部电影的号召力已经达到了一种侧面的印证。
当然也是对导演,演员,编剧的一种历史价值肯定,有多少从业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金灿灿的终身成就奖,他们需要的是通过作品达成名垂青史的愿望,这种认可度是奖项带不来的。
另外在多讲一部分: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讲爱情,也暗示的讲了很多关于历史记录方面的东西。要表达的其实很多,但是呢,就仅限于电影篇幅,它很多东西没有展开去讲。
华语电影大多数里不敢用建国后的真实历史事件的影响去描写和推动人物的成长,这部电影很敢,也是目前独一份,融合了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人物性格,既含蓄又尖锐,既隐晦又直白,利用角色的最后分别让观众明明体会到了悲伤,却不知道这悲伤为何这么明显,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种悲伤中,仿佛离去的不是蓝宇,而是一个曾经自信热诚的自己,这个世界曾经改变过,我们一直也在改变,但是记忆就会遗传一样,一样能切身体会到。
也许国外的这种电影很多,但是国内这样的是第一个。
从人物定位来说,陈捍东代表的是一个80,90下海时代下的缩影。蓝宇代表的是真正的普通广大民众纯粹贫瘠的生活,就像他们过年有场戏,他姐夫大宁劝陈捍东的台词里面早就写 了,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是红楼梦里的诗句,明示是说陈捍东生意需要注意安全和风险,从整体电影安排来说,说的是蓝宇,陈捍东两人的未来也如这个诗句一样描述的,再也回不了头,是红楼梦式的悲伤结尾。
同时在陈捍东在别墅房子里和蓝宇说当年毛主席去世也是这样哭了很久的台词里也可以看出,导演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亲人去世带来的悲伤,也是暗示反映那个年代,那个特殊的十几年,破碎的感情,破碎的时代。
胡军作为演员,他的个人历史过去,是经历过80年到90年的阶段,他当时应该读大二, 所以他能懂剧本里的两人重逢时的难处与不容易。
但是回到演员的演技表现方面,胡军师哥确实在处理一些激烈的矛盾复杂的情感戏份面前捉襟见肘。像蓝宇太平间他哭戏太割裂奇怪,蓝宇在厨房背对着陈捍东,说告别的台词,胡军表演想用力但是劲儿使不上对的地方,如果这点地方能够表现胡军的纠结而不是生气无奈不理解,就非常具有两人人物之间的互动交集,具有人物性格的冲突感,也就是白话说的给人感觉接不住对方的戏。可惜就完全按照人物的性格发展去演了,就蛮可惜。
同时刘烨仿佛就是蓝宇的转世一样,角色就是为了他写的一样,他是在每一场戏里是完美体现角色丰满度的,这个没的说。
总结一下,这部电影是演技呈现与情感表达能力的较量,也是历史记录和人文关怀表述的先锋,同时也是台词隐喻和构图美术的实验。
我认为,以后这部电影会被发掘出它更多的价值,导演,演员,制片人,编剧,原著作者和其他参与过这部电影的人员,会一直为这部作品而骄傲。